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扶贫攻坚不畏难 8年接力谱新篇

格桑梅朵绽放在“高原江南”

——成都市双流区教育局在甘孜州巴塘县实施“格桑梅朵绽放工程” 教育帮扶惠民简记

2019-10-30 来源:四川省教育厅收藏

  6月25日至28日,国家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专题部主任、研究员王建一行5人赴甘孜州巴塘县开展“教育扶贫调研”。在巴塘教育园区新建近3年的金弦子小学里,大家充分感受到金弦子小学文化建设成效卓著,品牌效益凸现。王建主任称赞道:“在双华小学这所成都市新优质学校的帮扶和引领下,金弦子小学起点高,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双华小学改以往输血式扶贫为造血式扶贫,重点培育结对学校内生发展动力,通过“五援计划”(援理念、援文化、援管理、援课程、援课堂)这一举措使得金弦子小学实现了从新校到名校的转变。

  2018年,金弦子小学学生德西拥忠作为2018年甘孜州唯一的学生代表参加团代会献词。同年,学校接受国家科学实验评估,成为整个甘孜州唯一一所获得全项皆优的学校;7位教师代表学校在全州学科知识水平考试中获的优秀,是全县受表彰教师最多的一所小学。如今,金弦子小学拥有的县州骨干教师,占学校11.2%,比建校初期翻了一番。双流援建给金弦子小学留下一支带不走的教师队伍。

  金弦子小学的巨变是成都市双流区对口援建甘孜州巴塘县教育扶贫的一个缩影。

  “教育是最好的扶贫”,每一个学生都是改变一个地区的火种。金沙江畔,红军山下,双流、巴塘,自2012年来,两地携手奏响了一曲民族教育大发展的乐章。经过8年接力,双流探索形成并完善了教育援藏的“三三九”帮扶工作模式(坚持“三实原则”,做到“三个保障”,推进“九大工程”),让格桑梅朵绽放在具有“高原江南”之称的巴塘县。

  名师送教  格桑梅朵见证双巴深情

  去年10月24日一大早,成都市双流区讲师团一行13人,为了促进巴塘教育的城乡均衡发展,兵分两路,奔赴巴塘县最偏远的两个乡——最东的波密乡和最南的中心绒乡,开展送教下乡活动。

  讲师团第一组成员用了近四个小时的时间,行进在处处是悬崖峭壁间的海拔4000米左右的高原路段上。通过一段段土路、碎石路、冰雪路,经过无数的陡坡急弯,翻越海拔5200米的格姆神山垭口后,终于赶到距县城70多公里由双流区援建的波密乡格木村小。来不及调整对高原的不适,冒关凛冽的寒风,讲师团老师急切地走进这所海拔高达4100多米的主要是牧民孩子就读的高原村小,了解教师教学情况,了解牧民孩子的现状。下午一点半,双流区学科带头人程淑带着课件、资料走进了课堂,在四年级《数图形的学问》的教学中,她用亲切动情的语言,将孩子们带进神奇的数学王国。课后,程老师随即为全校教师举行了讲座,从实践的体验到理论的高度,一一娓娓道来,看到藏族老师们舒展的眉头,她笑了。

  与此同时,讲师团第二组成员经过四个小时的一路颠簸,抵达了距县城150多公里外巴塘最南边的热思村完小,在这座居于蜀、滇、藏三地交界的农村小学,讲师团教师步履不停地投入到教学工作中去……我们看到的这些情景,只是双流名师到巴塘支教的一些片段。

  巴塘县教育局教研室负责人动情地说:“2012年,是巴塘教育的春天。从此,双流区举全区之力,为巴塘的教育腾飞做出了重大的贡献。”这一年,双巴手相连,心相印,全力向“小康巴塘、幸福巴塘”目标奋进。

  为了早日实现这个令人向往的目标,双流区教育局一班人谨记习近平总书记对少数民族地区扶贫的指示,分步实施“格桑梅朵绽放工程”,让巴塘每一个孩子都能享受到优质均衡的教育。

  在藏语中,“格桑梅朵”是象征着爱与吉祥的圣洁之花,也是藏族同胞对孩子的亲切称呼。孩子既是每个藏族家庭的希望,也是未来建设藏区的中坚力量。“格桑梅朵绽放工程”即是指双流援教工程。在支援民族教育发展的实践中,双流区积极探索,完善优化了以“格桑梅朵绽放工程”为统领的教育援建、顶岗支教、名师蹲点、讲师团送教、学生就读、帮困助学、校校结对等“九大工程”援助模式,积极将巴塘县打造成川滇藏毗邻的教育高地。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8年来,双流就先后派出从区级到国家级各级各类名师400余人次,到巴塘支教、培训、示范引领,培训巴塘教师累计开展交流活动 58 次、培训 4320 人次,新培养巴塘名优教师186名,为巴塘留下了一批“种子”教师。如今的巴塘,五彩缤纷的格桑梅朵处处盛开。

  精心浇灌  格桑梅朵盛开高原

  汉藏一家亲,双巴心连心。自2012年双流与巴塘结对以来,双流区的无疆大爱助力巴塘教育腾飞,在巴塘7852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传颂着一个个可歌可泣的精彩故事。

  故事之一:不让一个巴塘孩子失学

  让我们来看巴塘教研室的一组统计数据: 

  1、投入30万元建成甲英乡波戈溪小学,使那里的学生再也不在破烂的教室里上课。投入150万元建成格木小学,让海拔4012米的格木草原上有了最漂亮的学校。

  2、投入1600万元改造鹏程幼儿园,在最短的时间里改扩建出了一所幼儿流连忘返的校园,为了牢记双流区的恩情,学校改名同心幼儿园,意在双巴同心。

  3、双流区投入2716万元为教育园区三所学校增添设施设备,装备出了藏区一流的教育园区。

  4、确立教师帮扶提升工程,预计投入126万元,为园区三所学校招聘10—15名音体美等紧缺专业教师,并为他们发放工资。

  5、“蒙泉爱心基金”从2012年帮助贫困学生没有间断,8年来共计帮助孩子超过800人,现金也达到90余万元。

  为帮助巴塘教育发展,双流在教育这方面,总计投入1.12亿元。这决不是一连串枯燥的数字,它们所彰显的是民族大爱!这必将孕育出格桑梅朵的无限希望和梦想!

  故事之二:两度进藏,巴塘已成第二故乡

  2012年作为双流首批来藏区支教的王宏老师第一次走上高原,就将一份特别的“礼物”送给了巴塘的孩子们。  

  这份礼物就是王宏动员她所在的棠湖中学实验学校的同事及其朋友家人筹措的16000元的“蒙泉爱心基金”——帮扶10个贫困学生,每人一年1600元。

  2016年,王宏为了心中的民族情结重返巴塘,又一次踏上了曾经熟悉的土地。这一次,支教又增加了新的使命,除了上课外,还被巴塘县政府委以金弦子小学校长的重任,肩负着双流区挂职巴塘县教育局副局长等职务。

  如今,在她的带领下,金弦子小学在短短的3年里成为甘孜州名校。同时,经王宏本人帮助过的贫困学生由最初的10人增加到现在的132人。她还积极联系社会爱心人士为巴塘捐赠物资,经过王宏手中汇集的物资从2012年至今价值已过百万。   

  故事之三:他赢得了一个藏名叫“次仁月登”

  一天,支教老师王家全感冒头疼,服药略有好转后,他坚持去给他的藏族孩子们上课。在藏区感冒的风险大,且不易很快治愈。细心的学生发现后,劝他休息,他说:“谢谢大家,我请假耽误的是几十个人的学习。”孩子们很感动,便转移话题,开始交流起学习藏语和汉语的体会来。一个平时很少与他交流的扎西邓珠急切地走过来,说:“老师,我给您取一个藏族名字好吗?”王家全点点头。后来,大家热烈地讨论,给他取名叫“次仁月登”。学生阿三跑到黑板前用藏语写好后,又用汉字翻译写道:“健康长寿,知识渊博”,表达了藏族学生的尊敬崇拜之情。

  面对藏族孩子的真爱,幸福的暖流涌上了双流区优秀班主任、公兴初中王家全老师的心头。

  2015年暑假,王家全告别妻儿只身来到师资缺乏的巴塘。他教两个班语文,每周上28节课。经过半期努力,语文考试从原来的3人及格到24人及格。期末,作文从半期写300字增加到600字的有50多人。一学年后,两班语文成绩提升平均分16分,名列全年级一二名。他激动得自己花了7000多元买了《中国成语故事》等书来奖励进步的学生。在短短的一年多时间,还为巴塘中学募集到10万元图书。

  为了学生的健康,他千方百计寻找到爱心人士捐献了两台价值24万元全自动洗碗机给学校,解决洗碗、消毒、杀菌、烘干等问题。

  为了探索出适宜于藏区学生学习的方法,总结自己的教学经验,他每天坚持写援藏日记,如今近十八万字的《为了格桑花儿开的更娇艳》已由《成都民进》编委会编辑出版……

  故事之四:迎难而上积极转换新角色

  巴塘中学的干部师生不会忘记: 2016年7月,从教物理近20年的双流区棠湖中学实验校张柱康老师申请到巴塘中学支教。可当他来到巴塘中学时,他一下怔住了——因学校有个数学教师请长假,学校临时安排他教数学,并且是两个班的!

  临阵突变,让人有些猝不及防。他却没有太多的犹豫,迎难而上, 积极转换新角色。为尽快奠定数学教学根基,第一学月,他没有休息过一天。钻研教材,课标,研究中考,探究课堂教学。面对藏族学生,他是悉心引导,绝不放弃一人。小扎西拉姆,课堂上,总是静静听课,从不违纪,也从不发言。利用休息,他找她谈话。经过近一学期的努力,她基本能够较大声与同学交流了。第二学期开学第二周星期三,小扎西拉姆还主动问他一个问题,问题很简单:三角形的一外角为30度,不相邻的内角是15度,另一内角等于多少?他却为她问这简单问题而有点小激动。

  千挑万担勤浇灌,格桑花开香满园。半学期后,学生的学习数学的自信心也越来越强,好的习惯不断形成,学习能力也不断增强,期末考试成绩良好。他所教的五班和七班的班平均成绩分别为45分,52.6分,班最高分分别由原来的38分提高到121分,由49分提高到107分。年级排名分别为由原来的第八提高到第三,由原来的第十一提高到第四。

  类似感人至深的故事,不胜枚举。

  名校上学  格桑梅朵香飘世界

  “双流有很多地方和我们家乡不一样,我要用功读书,以后去那里读中学和大学!”五年级的巴桑是巴塘县昌波小学的学生。半个多月前,他和小伙伴们一起到双流区度过了近10天的难忘时光:参观了科技馆、海洋世界等地方,在双流区棠湖小学上课,还与双流“阿爸”“阿妈”一起生活了几天。

  巴桑参加的这项活动是由对口支援巴塘建设的双流区发起的“格桑梅朵绽放工程”的重要内容之一。

  在关注贫困生生活和学习的同时,双流更多的学校将目光投向民族地区优秀学生的培养和成长上。要让格桑梅朵香飘巴塘,香飘双流,香飘世界。双流每年都会选拔品学兼优的巴塘学生,前往双流,“进成都、进学校、进家庭”,增长见识,开阔眼界,体验现代科技和城市文明,感受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增进汉藏情谊,并立下“建设家乡回报国家”的宏愿。8年来,共投入256余万元,已组织12批、628名巴塘中小学生赴双流参加“三进”体验活动。

  与此同时,先后接纳175名巴塘籍优秀初中毕业生到省一级中学——双流中学和棠湖中学就读,优秀初中生在双流就读后回去考上中央民族大学、北京电子科技学院、华东师大、四川大学等名校的人逐年增加。巴塘高考升学率从2011年的78.3%提高到85%。优秀巴塘学子不断涌现,为巴塘建设发展储备了人才。

  近年来,巴塘县少儿弦子队、童声合唱团先后赴西藏、北京、台湾、澳大利亚等地开展文化艺术交流,将巴塘民族文化推出国门、走向世界,格桑梅朵香飘万里……

  巴塘县副县长李超说,双流帮扶以“九大工程”为载体,从设备、师资、课程上补齐了短板,增强了民族地区教育自身的造血功能。每一朵格桑梅朵都在阳光雨露的滋润下尽情绽放。教育的快速发展,也为民族地区的维稳工作做出重大贡献。

  双流教育援建工作得到了巴塘干部群众的一致好评, 2014年、2018年,双流区教育局支教工作两次荣获四川省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如今,“格桑梅朵绽放工程”成为助推巴塘跨越的发展工程、惠及藏区群众的民生工程、增进藏汉团结的连心工程。对此,王建主任深情地赞叹道:“一花引来百花开,百花盛开春满园。海棠花格桑花相映生辉,双巴同心共谱扶贫新篇章!”

(责任编辑:曹建)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