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正确认识思政课中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统一

2019-08-02 来源:《光明日报》收藏

  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时指出,要坚持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思政课教学离不开教师的主导,同时要加大对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接受特点的研究,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指出了教师与学生在思政课中的地位和作用,指明了思政课改革创新的战略方向和发力重点,对推进我国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思政课是学校实现立德树人目标的重要载体,直接关乎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重大问题。思政课的立课之本不在于教授技能,而是触动、影响、提升学生的思想,它本身具有“又红又专”的特点。“红”是指思政课具有鲜明的政治性。思政课不仅要主讲政治,更要会讲政治。“专”是指思政课具有突出的理论性。思政课不是漫谈闲聊,而是应当有特定目标、有系统计划、有精准内容、有科学方法。只有将政治性与理论性相结合,思政课才能展现自身完整的意义。

  遵循教师主导性与学生主体性相统一的原则,是保障思政课实现政治性与理论性相结合的重要基础。教师主导性与学生主体性相统一,是思政课建设不断深入推进所取得的规律性认识。“教师主导,学生主体”不同于“教师中心论”“学生中心论”“课程中心论”等,教师主导侧重强调教相对于学的逻辑优先性,而学生主体则强调学相对于教的价值优先性,两者分别体现了思政课教学活动不同方面的特征。

  贯彻教师主导,是因为教师相对于学生而言更有思想、更讲政治、更懂理论,因而思政课的教学内容、教学进度、教学方式都应当由教师来把握设定。贯彻学生主体,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思政课教学最终服务于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培养大业。思政课的教不是简单的给予,学也不是简单的接收,教学过程应当是一个思想双向流动的过程,教师与学生之间应当建立稳固的呼应关系,一方有所呼,另一方必有所应。这就要求在鼓励教师发挥主导作用的同时,充分调动学生以主体身份参与教学过程。

  思政课的政治性为教学过程设定了政治“航道”。思想在师生之间的双向流动不能随意任性、漫无边际,而是应当牢固坚持政治导向、树立政治标准、承载政治价值,让思政课充分发挥培育提升学生政治敏锐力、辨识力、洞察力、判断力的作用。

  就思想的流动过程而言,教师是源头、学生是归处。因而,要贯彻思政课的政治性,教师就必须做到既能敢讲政治、讲得鲜明,又能讲好政治、讲出效果。

  一方面,思政课教师必须有意识、有原则、有技巧地讲授政治思想。“有意识”要求教师强化政治引导、自觉承担使命;“有原则”要求教师明辨政治是非、传播正确观念;“有技巧”要求教师优化课程设计、创新教学形式。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把握主动、及时担当、敢为有为,彰显教师的主导作用。

  另一方面,思政课教师必须及时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准确引导学生的思想。思政课教学不能一教了之,也不能局限于课堂之中,教师的关注点不应仅仅停留于按时完成教学任务,而要更多关注学生的实际受益情况。同时,面对学生出现的问题困惑、理解偏差、错误倾向,教师应及时有效地解答、引领、纠偏。这就要求思政课教学过程必须坚持以学生成长成才作为重要评价标准,夯实学生的主体地位。

  思政课的理论性为教学过程设定了理论“式样”。思想唯有以理论的形式流动,才能够全面充分地彰显真理力量、稳定高效地发挥化育功能、持续累进地获得内生动力。

  一方面,思想以理论的形式流出要求教师必须强化自身本领,对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对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等内容进行深层次、跨领域、多视角的认识和理解,将教学内容挖深吃透。这就要求思政课的教学过程必须坚持教师的主导地位,从而明确教师的主导责任。

  另一方面,思想以理论的形式流入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掌握好总体与局部、主干与枝节的主次关系,注重讲授理论的基本观点、立场与方法,辅之以具体的知识、文本与案例,使得学生能够从根本上、宏观上把握所学内容,帮助学生奠定理解内化进而自觉扩充的思想基础。这就要求思政课的教学过程必须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而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

  学以教启,教以学成。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统一不仅是理论可行的,更是现实必须的。政治性与理论性共同塑造了思政课的特殊性,这一特殊性决定了坚持教师主导性与学生主体性相统一是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的基本遵循。(中国人民大学党委统战部副部长 阿勒泰·赛肯)

(责任编辑:曹建)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