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时刻为“逆行”做好准备

——记天津医科大学教授吴琦

2020-03-31 来源:《中国教育报》收藏

  全船4806人,17人发热,24小时内撤离,零感染——这是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天津面对“歌诗达赛琳娜号”游轮上的紧急情况迅速作出排查处置,最终交上的答卷。

  1月24日,除夕夜,一条消息引起天津市疫情防控指挥部的高度重视:承载着3706名乘客与1100名船员的“歌诗达赛琳娜号”游轮即将停靠东疆港,船上十几名乘客出现了发热症状。天津市委、市政府立即启动应急机制,经过紧锣密鼓的布置,1月25日一大早,10名医学专家登上游轮对乘客进行排查。很快,17名发热病人全部排查出来,17份采集到的样本被直升机迅速送往实验室进行病原体检测。当天下午,17例样本检测结果全部为阴性。随后,专家们完成了乘客数据的复核。

  天津市新冠肺炎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吴琦带领专家组经过分析研究,建议游轮解除隔离,船上发热乘客被妥善安置并进一步观察。至此,此次游轮疫情警报解除。“这个决定是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作出的,当时也是顶着很大的压力。如今可以证明,当初的判断没有错。”吴琦说。

  58岁的吴琦是天津市呼吸与危重症领域著名专家,天津市海河医院原院长,现任天津医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空港医院综合内科主任。非典、H1N1、H7N9、新冠肺炎……17年间,呼吸科医生出身的吴琦一路走来,从未缺席。

  疫情发生后,天津市海河医院成为全市新冠肺炎定点救治医院。海河医院集中全市技术优势,以市级救治专家组为核心,组建了强大的医疗救治团队,包括呼吸、重症、感染、心内等专业。吴琦作为天津市新冠肺炎市级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呼吸内科专家,再次成为抗击疫情的关键角色。

  吴琦带领市级救治专家团队进驻海河医院,24小时值班,充分发挥多学科合作优势抗击疫情;设立重症与危重症救治病区,实行集中救治,对危重患者一人一策,重点管理;配备重症医学科、呼吸科、感染科等专业科室业务骨干组成的应急医疗救治团队,确保每位患者随时得到充分救治。

  疫情期间,从清晨忙碌到半夜是吴琦的工作常态。他每天主持两次医疗救治专家组会诊,就重症、危重症病例,分别从病情研判、用药效果、影像学变化等方面进行认真研讨;对重症、危重症患者的下一步治疗提出具体指导性意见。他对新入院患者讨论指导分型,对已住院患者的病情走势进行预判,讨论患者转归情况,进行出院评估。

  在吴琦心中,医生是神圣的职业,也是有风险的职业。“身上的白大褂到底意味着什么?护士有南丁格尔誓言,医生有希波克拉底誓言,后来还有了医学生誓言,这是时时刻刻叮嘱你——你的专业和别人不一样。你需要在别人经历苦难的时候,用专业的知识、内心的责任感和善念去帮助他们。”

  多年来,吴琦一直在给天津医科大学的学生讲授肺炎和肺栓塞课程,而不明肺炎是他必讲的内容。每学期上肺炎课,他都会讲2003年的非典,以增强学生的公共卫生意识,希望他们未来在临床中能够始终保持警惕。不久前,随着天津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的清零,吴琦开始为天津医大七年制学生在线授课,讲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过程中涉及的专业知识以及经验教训。

  在吴琦看来,把医学生培养成为综合型人才至关重要。“我们面对的病人虽然患的是新冠肺炎,但他有可能还有心脏病等其他基础疾病。所以除了呼吸科知识,你还要对其他疾病知识有所涉猎。此外,面对病人的焦虑,你还要给予心理医学关怀,让病人配合治疗。所以提高医学生的综合素养非常重要。”吴琦还建议,医学院校在学生入学军训中加强公共卫生事件培训,让学生到定点医院学习怎么穿脱防护服,让他们在心理上有所准备——我是未来的医生,是一名白衣战士,要随时做好加入战斗的准备。

  近几日,随着天津国际输入病例的增多,吴琦再一次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为保卫抗击疫情的成果而废寝忘食……(本报记者 陈欣然)

(责任编辑:俞曼悦)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