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广东职教发展目标是:到2010年,全省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含技工教育)在校学生达到174万人,招生规模达到65万人,招生规模占高中阶段招生规模45%以上;全省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在校学生达到65万人以上,招生规模占高等教育招生规模的50%以上;开展各类职业技能培训1000万人次以上,力争使全省职业技术教育与技能培训的整体水平和综合实力进入全国先进行列。
为达到此目标,须采取以下措施:
1.大力实施职业教育战略性结构调整。一是做大做强珠江三角洲地区职业教育。在继续办好现有中等职业学校和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的基础上,新办一批职业院校,有条件的地方可举办职业教育园区,积极扩大招收欠发达地区初中毕业生,每年从东西两翼、北部山区招收10万名以上初中毕业生就读中等职业学校,采取半工半读、工学结合、减免学费、政府补助等形式帮助学生完成学业并在当地推荐就业。二是重组经济欠发达地区职业教育资源。欠发达地区发展职业教育的总方针是“盘活存量,做新增量,借力发展”。为此,要以地级市为主,集中力量办好若干所骨干中等职业学校,并办好现有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有条件的县(市)可通过整合当地职业教育资源,形成1所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并加挂县(市)职业教育中心牌子,既从事学历教育,又面向社会开展技能培训。三是推进经济发达地区与经济欠发达地区联合发展职业教育。使欠发达地区中等职业学校成为发达地区中等职业学校的分校,在联合招生、师资培训、仪器设备、图书资料、实训实习场地建设等方面,实行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协调运行。
2.创新办学体制,激发职业教育的活力。一是组建以企业集团或大型企业为龙头的职业教育集团。支持以企业集团或大型企业为龙头,以骨干示范学校、核心专业为载体,推进优质学校与薄弱学校兼并、重组,组建职业教育集团,走规模化、连锁化办学的路子。二是把民办职业教育纳入职业教育发展的总体规划,加大对民办职业教育的扶持力度,鼓励公办职业院校与民办职业院校联合办学,资源共享。
3.加大职业教育经费投入。省、市政府要进一步健全公共财政体制,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拓宽职业教育经费来源渠道。切实解决欠发达地区学生的学习生活费用问题,切实解决职业院校特别是中等职业学校办学经费问题,切实解决调动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积极性问题。
摘自:《中国教育报》 2006年10月9日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