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毕节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冉霞
(2012年9月17日)
尊敬的鲁昕副部长、各位领导:
按照会议安排,现将我市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情况汇报如下,我发言的题目是《为了120万农村孩子健康成长》。
毕节市位于贵州省西北部,与云南、四川两省接壤,属于贵州省的边远高寒地区。2012年春季学期,我市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 (以下简称“计划”)正式实施,涉及学校3161所,惠及120余万学生,约占贵州省实施“计划”人数的三分之一。由于我市条件艰苦、底子薄、学生多、校点广,在“计划” 实施中遇到了不少困难。为将这项重大的民生工程做好做实,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坚强领导下,在省学生营养办的指导和帮助下,全市上下共同努力,克服重重困难,推动“计划” 工作取得了初步的成效。
一是加大财政投入,确保全面实行学校食堂供餐
贵州省从省情出发,提出了以学校自办自管的食堂供餐为基本特征的“计划”实施“贵州模式”。从3月开始,毕节市委、市政府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决定加大投入,确保“贵州模式”的贯彻落实。一是掀起食堂建设新高潮,将食堂建设作为县区一把手工程加以推进。在去年实现村级以上学校“校校有食堂”的基础上,全市今年又新建或改扩建2565个食堂,总建筑面积42.7万平方米。建设资金除了上级补助、县区自筹外,市政府按100元/m2进行补助,切实做到了“校校有食堂,人人吃午餐”。仅此一项,我市安排的食堂建设就超出省安排的96个食堂建设数2469个,建设资金达6.3亿元,是省下达我市指标的27倍。二是落实食堂从业人员。各县区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的决定,截至2012年7月,按照与就餐学生1:100的比例,全市共新招聘工勤人员7072名,工资由县区财政解决,基本满足了学校食堂供餐的需要。
二是健全协调机制,实行齐抓共管
市委、市政府加大统筹力度,实行部门联动,齐抓共管,落实责任。一是制度先行。我市先后下发了《加强中小学幼儿园食堂食品安全工作的通知》、《学校食堂重点工作实施方案》、《进一步规范和完善“计划”实施的指导意见》等相关文件,对“计划”实施的各个环节作了明确要求。二是监管到位。市教育、工商、质监、食药监、卫生等多家部门多次组成联合检查组,督查学校食品卫生安全工作和食堂建设工程。三是狠抓培训。市级层面共培训了各级种类学校负责人及相关人员共计1703人,各县(区)分批分次对学校食堂管理人员、工勤人员进行培训共计12350人次,从而提高了相关人员卫生意识和操作水平,促进了食品卫生安全工作。四是高效运转。新一轮食堂工程项目建设开始后,各县(区)教育、食药监、卫生等部门积极参与,开辟绿色通道,免费设计、审查各县区学校的改扩建、新建食堂图纸,规范食堂功能间布局设置,为食堂规范运行打下了良好基础。
三是创新工作方法,规范有序推进
在“计划”实施过程中,我市不断总结经验,创新工作方法,提高“计划”实施水平,逐步形成了“六个一”的工作模式:一是构建一个班子。从市到学校均成立了“计划”实施领导小组和学生营养办,明确职责分工,确保事事有人做,环环有人管。二是组织一支队伍。各县区政府按照学校学生人数比例测算,聘用足够的管理人员和工勤人员,打造了一支合格、专业的“计划”从业人员队伍。三是建立一套制度。各校结合实际,制定食品安全管理办法,从采购到储藏、加工、留样、分餐、消毒、应急等均制定相关管理制度,并张贴上墙;各县区严格实行“校财局管”,形成了一套完整规范的资金管理制度。四是添置一套设备。各县区积极筹措资金,全市共投入1.23亿元为所有学校添置了蒸饭柜、消毒柜、留样柜、冰箱等必要的设施设备,基本满足营养餐开餐条件。五是每天一次公示:学校每天一次公布营养食谱、当天采购物资,采购金额以及用餐学生数量等信息,接受学生、家长和社会监督。六是每月一次小结。每月底将当月“计划”实施中遇到的问题、师生的意见、食品的采购、食堂的运行、经费的使用等情况进行小结,为下一个月“计划”的实施做出必要的改进和调整,让“计划”的实施更加安全、高效。通过努力,我市学生供餐质量得到了极大提升,食品安全得到了保障,多数学校做到了两菜一汤,饭菜可口,获得了家长和学生的一致好评。
四是借助“计划”实施,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我市采用挂横幅,张帖标语,召开教师会、家长会、班会,办宣传栏、墙报、广播等各种方式加强对“计划”的宣传,让学生、家长、教师和工勤人员掌握必要的营养健康知识。同时还要求各校点营造文明用餐的饮食文化,在食堂周边,食堂墙壁搭配宣传挂图、礼仪标语、文明提示,将厉行节约、卫生用餐、感恩国家、回报社会等思想融入其中,把营养餐的实施作为教育学生、培养学生文明行为的课堂。学生在就餐的过程中,得到了道德文化熏陶,养成了良好的文明习惯,综合素质得到不断提高。
我市早计划、早安排、早落实,从而确保了今年秋季学期“贵州模式”的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在我市全面推开。6月20-21日,教育部财务司副司长田祖荫同志到我市检查调研,对我市“计划”实施情况给予了充分肯定。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加大学生食堂的建设,加强食堂运行的常规动态管理,做到抓硬件、抓管理、抓常规、抓过程、保质量、保安全,用我们的工作丰富和完善“贵州模式”的内涵,推动“计划”实施走上规范化、精细化、科学化的轨道,更好地实现提高我市农村学生营养健康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
谢谢大家!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