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自国家三部委安排部署“全面改薄”工作以来,新疆教育、发展改革、财政等部门,积极争取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的支持,统筹多方资金,汇聚全区之力,全力推进自治区“全面改薄”工作。现将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一、主要做法
(一)落实一个“准”字,把握政策精髓。在学习和贯彻国家三部委“全面改薄”政策要求时,准确定位“一个观点”,妥善处理“四个关系”,确保政策执行不走样,落实任务不打折。“一个观点”指:“全面改薄”是继“两基”攻坚、校安工程后,新疆义务教育发展面临的重大机遇,做好这项工作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四个关系”指:“全面改薄”与标准化建设的关系、全面改善与重点突出的关系、统筹规划与分项推进的关系、总体规划与年度计划的关系。
(二)突出一个“合”字,理顺管理体制。今年3月,成立自治区教育、发展改革、财政厅际协调小组及其办公室,各地也成立相应机构,团结协作、密切配合,共同组织调研、共同拟定方案、共同落实资金、共同推进实施。
(三)立足一个“实”字,找准薄弱环节。三部门历时22天,深入6地州21个县市近130学校,行程万余公里,实地走访、座谈,了解建设需求,结合6项重点任务,设定4个阶梯目标,以农村学校、教学点为根本,从最困难的地方、最基础的阶梯做起,保障基本教学条件,改善学生生活设施,逐级推进工作目标。
(四)力求一个“精”字,合理制订规划。本着“一地州一标准、一县一方案、一校一策”的原则,将资金需求及建设内容细化到每所学校、每个阶梯、每项内容。2014-2018年,全区共规划投入建设资金201.4亿元,计划新建、改扩建项目学校5579所,新建校舍655.3万平方米,购置教学仪器设备2107万台(套、件)。其中,57个“四类县”规划投入资金占总规划的74%;南疆四地州33个县(市)规划投入资金占总规划的56%。
(五)强调一个“统”字,多方筹集资金。将“全面改薄”作为一项涵盖所有义务教育工程的系统工程组织实施,所需资金由中央、自治区、县级和对口援疆省份共担。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按5︰5分担,其中南疆四地州地方资金中自治区本级财政和县级财政按9:1分担,其他县(市)按5:5共担。自治区统筹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资金、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资金、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资金、公用经费资金以及对口援疆资金等五项资金,分别占总需求的56.5%、7.4%、24.8%、6.3%和5%。今年,共落实“全面改薄”工程资金36亿元,占五年总需求的18%,其中:中央资金19.6亿元,自治区本级财政资金11.53亿元,县级财政资金2.85亿元,对口援疆资金2.02亿元。目前,工程资金已拨付到县,建设项目已陆续开工,采购项目已进入招标程序。
(六)强化一个“干”字,推进项目实施。自治区党委、政府分管领导多次作出重要批示,专题听取工作安排,深入基层指导工作。各级教育、发展改革、财政部门集中精力、真抓实干,实地调研全区四分之一的县市,找准薄弱点;举办教育、财政系统近200人共同参加的规划培训班,详解政策要求;组织专家逐县、逐校审核项目规划,论证建设合理性;在主流媒体、网站公示项目建设信息,接受社会监督;召开项目实施视频推进会,落实阶段目标;印发十余期工作简报,通报工作进展;通过媒体宣传、“全面改薄”微信公众号,做好政策宣传;建立“全面改薄”绩效考核制度,强化跟踪问效。
二、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一)地方分担资金缺少硬性规定。因财政部、教育部没有硬性规定薄改计划地方资金分担比例,我区在落实地方资金时存在较大困难。今年国家下达我区薄改计划中央资金10亿元,我区通过不懈努力,仅落实地方资金8.6亿元,没有达到以往工程项目中央与地方资金按5:5的分担比例。建议今后财政部、教育部在下达资金时明确中央资金与地方资金的分担比例。
(二)优惠政策未得到有效落实。校安工程实施时,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制定了工程建设规费减免政策,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今年,我们参照国家校安工程规费减免政策,再次向相关部门申请优惠政策,但因缺乏国家部委的相关规定而没有协调成功。建议国家相关部委制定“全面改薄”工程优惠政策。
(三)校舍信息系统无法及时更新。教育部开发的校舍信息管理系统能够全面反映工程建设信息情况,总体使用比较顺利,但也出现一些问题,如系统本身的复杂性和不稳定性,导致信息录入效率较低,硬件设施不能完全满足系统的要求。建议教育部尽快完善系统二期开发工作,并开通系统单机版,便于外出携带时使用。
(四)尽快出台相应的管理办法。“全面改薄”工作已进入全面实施阶段,为确保工程质量,防范资金风险,我们已草拟了项目、资金及监督检查管理暂行办法,但尚未发布实施。建议国家相关部委尽快正式印发相关管理办法,确保“全面改薄”工作顺利开展。
(五)维护政策措施的延续性。在制定“全面改薄”实施方案时,我区就以项目管理的方式,编制了每所学校、每个项目的建设方案,并以此遴选年度建设计划。建议教育部在规划编制政策制定方面,不再做大的方向性调整。
三、下一步工作思路
(一)科学规范实施项目。一是利用目前已经试点运行的自治区基础教育财务管理系统,加强教育系统账户管理,建立“银校直连”资金监管系统,实现对全区中小学校资金从预算收入、单据审批、凭证报表到账户管理、资金支付、跟踪问效的全过程动态管理,监管资金流向,防范财务风险。二是运用中小学校舍信息系统加强项目管理,对每所学校的建设内容和项目实行动态监控和全程管理。三是落实以地(州、市)教育局、财政局为主体的设备采购工作责任,督促各地严格遵守政府采购、招投标和国库集中支付等相关制度,确保设备采购工作“阳光操作”。
(二)建立规章制度,创新项目管理。一是研究制定《自治区“全面改薄”资金分配和管理暂行办法》、《自治区“全面改薄”项目管理办法》和《自治区“全面改薄”监督检查办法》等规章制度。二是建立“全面改薄”工作进展情况月报告和季度通报制度。三是开立银行账户管理,建立“银校直连”资金监管系统,监管资金流向,防范财务风险。四是充分利用中小学校舍信息管理平台进行动态跟踪监控,及时公布项目实施进展状态。
(三)强化项目信息公开。充分利用《新疆教育报》、教育信息网、教育财会网和各地主流媒体,加大项目建设信息公开力度。一是公开资金分配情况,二是公开年度建设计划,三是公开设备采购信息,自觉接受社会监督和群众监督。
(四)加强监督检查力度。一是建立健全“全面改薄”督查制度,加大对项目实施过程的监督检查,并将资金分配与绩效评价挂钩。二是会同各级教育督导部门依据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开展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基本办学条件专项督导的通知》,加大对各地“全面改薄”工作的督导力度。三是邀请各级教育纪检监察部门主动介入、全程监督,及时发现问题并严肃查处。四是积极开展第三方评估,加强对各地“全面改薄”实施工作的监督检查力度,确保工程顺利实施。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