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公开

关于政协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第4523号(教育类429号)提案答复的函

教高提案〔2020〕380号

  您提出的《关于深化推进“新农科”学科体系建设,提升服务乡村振兴战略能力的提案》收悉,经商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农业农村部,现答复如下:

  长期以来,教育部高度重视农林人才培养工作,充分发挥涉农高校强农兴农“国之重器”作用,加快推进建设新农科,不断提高农林人才培养质量,为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一、加大卓越农林人才培养力度

  2018年,教育部、农业农村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印发《关于加强农科教结合实施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2.0的意见》(教高〔2018〕5号),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和生态文明建设,系统设计了高等农林教育综合改革,建设一批“一流专业、一流课程、一流基地”,培养“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一流卓越农林人才,为乡村振兴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一)精准对接需求培养多类型卓越农林人才。对接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新要求,加快推进复合应用型农林人才培养,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加强农科教结合、产学研协作,提高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培养一批多学科背景的复合型高素质农林人才;对接现代农业建设新要求,加快推进实用技能型农林人才培养改革,以提升学生生产技能和经营管理能力为重点,改革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加强技能实训基地建设,培养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

  (二)优化结构布局加速推进人才供给侧改革。支持高校用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工程技术等现代科学技术改造提升现有涉农专业,批准增设了农业智能装备工程、生物质科学与工程、智慧农业、食品营养与健康、中兽医学、经济动物学、经济林、经济动物学、马业科学等一批急需紧缺新专业;加快布局一批新的涉农专业,首次在农业高校开设人工智能专业,加大农林紧缺人才供给,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全面启动一流专业建设,推进信息技术与农林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认定了首批农林类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54个。

  (三)构建涉农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体系。目前,农学学科门类下有作物学、园艺学、农业资源与环境、植物保护等9个一级学科,全国有农学门类学科点335个,其中博士点209个、硕士点126个。农业相关的专业学位类别有农业、兽医、林业等3个类别,专业学位点共有207个,其中专业博士学位点12个、专业硕士学位点195个。2019年共授予博士学位3061个,授予硕士学位27339个,形成了学术型人才与专业型人才并重的涉农学科专业人才培养格局。

  二、全面推进建设新农科

  教育部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给全国涉农高校的书记校长和专家代表重要回信精神,面对新时代国家战略的新要求,面对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新态势,面对农林新产业新业态发展新趋势,2019年,高等农林教育开启了新一轮改革,奏响了新农科建设“三部曲”,推动高等农林教育创新发展。

  (一)构建新农科建设发展的完整体系。发布《安吉共识—中国新农科建设宣言》《北大仓行动—中国新农科建设行动方案》《北京指南—新农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指南》,从宏观、中观、微观层面对新农科建设作出总体部署,进一步明确了高等农林教育的重大使命,从培养模式、专业优化、课程教材、实践基地等方面提出了改革举措,构建了全面建设发展新农科的完整体系,培养知农爱农新型人才,服务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事业。

  (二)推出新农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2020年,教育部引导和支持全国涉农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认定首批407个新农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从“新农科建设发展理念研究实践、专业优化改革攻坚实践、新型农林人才培养改革实践、协同育人机制创新实践、质量文化建设综合改革实践”等五个领域,深入探索新农科建设的新路径新范式,推进高等农林教育质量革命。

  (三)推进协同育人机制的探索与实践。新农科项目在“协同育人机制创新实践”领域共有112项,涉农高校结合国家战略和农林产业发展新需求,创新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机制,推进新农科人才培养链与产业链相对接,建立农林高校教师与企业人员双向挂职办法,探索高校与农林企业合作育人新模式,建设农林产教融合人才培养基地,推动校企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

  (四)推动实践教育教学和实践能力提升。全面实施“北大仓行动”提出的实践基地建设行动。一是强化实践教学质量提升,提高涉农专业实践教学的比重,切实加强实习过程管理,改变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的观念,提升学生专业实践能力。二是强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研制农林实践教育基地建设指南,构建功能集约、充分开放、协同联动的校内和校外实践教学平台,国家、省级重点实验室面向本科生开放,建设区域性共建共享农林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一批校内实践教学示范基地。三是强化创新创业教育,健全农林特色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提高涉农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覆盖面,引导学生广泛参与“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等活动,建设创新创业导师人才库,搭建大学生创新创业与社会需求对接平台,推动农林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更好服务乡村产业转型升级。

  三、聚焦国家战略加强关键技术研究

  教育部支持各高校充分发挥学科专业交叉融合优势,瞄准国际农业农村科学技术前沿和国家发展重大需求,坚持创新引领,积极推进农业农村科技创新,在科技创新发明的过程中培养卓越农林人才。

  (一)强化顶层设计。2018年制定发布的《高等学校乡村振兴科技创新行动计划(2018-

  2022 年》,加快构建高校支撑乡村振兴的科技创新体系,服务国家战略和农业农村发展需要。一是实施科学研究支撑行动。支持高校围绕国际农业科技前沿和国家重大发展需求,提升农业科技原始创新能力,强化农业科技创新源头供给,抢占农业科技发展制高点,加强交叉融合的创新布局,探索新模式,引领新方向。二是实施技术创新攻关行动。支持高校加强服务乡村振兴技术创新,突破现有技术瓶颈,强化联合攻关、推广转化与集成应用,解决制约和影响农业发展的重大技术问题。

  (二)强化成果导出。各高校围绕世界科技前沿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加强科研项目组织实施,在农学、林学领域的科学研究持续深入,围绕农业遗传育种、土壤改良、病虫害防治、生态修复、设施农业、智能农业装备、数字智慧农业与农业物联网等领域不断开展重大原始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在“十三五”重点研发项目农业农村领域支持的项目中,高校累计牵头承担140余项,承担项目占总项目数的近40%。2016 年以来高校在农业领城牵头获得国家科技奖励近60项,占相关领城授奖总数的近60%。

  四、大力推动专业学科交叉融合创新

  教育部对涉农学科专业统筹研究、修订调整,不断完善学科专业体系,优化学科专业布局,引导学位授予单位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培养更多适应农业农村现代化要求的高层次研究人才。

  (一)推动学科交叉融合。2019年底,教育部、科技部批准建设39家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强化科教资源的协同配置与综合利用,切实提升了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综合能力。“十三五”期间,启动实施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农业农村领域项目454项,参与高校共3111家次,涉及不同学科领域高校参加人员共5663人次,有效促进了涉农高校学科交叉融合发展,形成了一批多学科创新成果。

  (二)加强专业交叉融合。教育部、农业农村部指导共建农业院校,及时调整学科专业设置,加强涉农重点专业群建设,加大学科专业调整力度,促进多学科交叉和融合,催生大批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求的新兴学科专业和跨学科专业,推动农业院校培养涉农人才。

  (三)发挥创新平台作用。教育部、科技部依托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农业科技园区和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引导和鼓励高校科研人员参加农业科技社会化服务相关工作,在实践中解决现代农业发展中的关键核心技术,提升农科教相结合服务乡村振兴发展的能力。

  五、加速推进农业领域的国际合作交流

  教育部支持各高校不断提升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大力拓展国际交流合作的广度和深度,为全球可持续发展贡献中国智慧、提供中国方案。2019年,教育部发布《北大仓行动—中国新农科建设行动方案》,实施开放合作深化行动,推动各涉农高校加快农业领域的国际合作与交流。

  (一)引进优质资源。加大与世界一流大学及科研机构实质性合作力度,吸收借鉴世界先进办学理念和成功治校经验,办好一批中外教育合作项目,实现校际学分互认、学位互授联授,让更多学生获得境外学习经历,培养具有国际视野、高素质农林人才,采取有力措施吸引优秀外国留学生来华学习。

  (二)贡献中国力量。服务国家对外开放战略,把农林教育作为国家对外交流的重要内容,深度参与“一带一路”“南南合作”“中国-东盟自贸区”等建设,加快推进现代农业援外工作,积极参与农业国际事务以及农业相关领域国际标准、规范、指南等研究制定,成为世界高等农林教育改革的参与者、推动者和引领者,在我国“农业走出去”中提供全方位人才与科技支撑,为全球可持续发展贡献中国智慧、提供中国方案。

  下一步,教育部将会同有关部门在“十四五”期间以新农科建设为统领,以新农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为着力点和突破口,推动高等农林教育创新发展。支持各涉农高校聚焦国家重大战略,大力培养知农爱农新型人才,加强学科交叉融合,推进农业农村领域关键技术研究,加快国际合作交流的深度和广度,为乡村全面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感谢您对教育事业的关心和支持!

教育部

2020年11月19日

来源:教育部收藏
(责任编辑:李佩)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