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部司局机构

陈进玉:“试点学院”特在哪儿

2013-04-18 来源:《人民日报》

  从2011年开始,教育部在全国17所高校设立“试点学院”,开展创新人才培养试验,对于深化高校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试点学院”作为高校教改的特区,究竟“特”在哪儿?从根本上说,就是立足国情、放眼世界,真正按现代高等教育规律来办学。“试点学院”办学过程中,诸如招生考试、专业设置、教师评聘、岗位薪酬、经费管理、内部运行机制等,凡属看准了的,应允许并鼓励其先行先试。从这个意义上说,列入“试点学院”,就意味着能享受教改的特殊政策。

  针对我国高校的现状,“试点学院”改革有必要实行一系列转变:从注重外延发展向注重内涵发展转变,让学校和教师从规模发展的快车道上慢下来,把更多时间精力用于提高教学质量、办出特色;从重科研轻教学向教学科研并重、紧密结合转变,教学的中心地位应得到落实,全部工作都应围绕人才培养开展:从教师聘用“铁饭碗”向评聘分开转变,打破教师进得来、出不去的困局,鼓励名教授给本科生上课,适当提高中青年骨干教师待遇,避免出现教师主要精力用于跑项目、争课题和“捞外快”等不正常现象;从单纯注重学生学业成绩向注重德才并重转变,使大学成为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精神家园;从行政主导型管理向学术主导型管理转变,发挥教师在人才培养中的主体地位,让教授委员会在决定学院的定位、规划、发展、经费使用、学科专业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教育经费投入从重“硬件”向重“软件”转变,多向教学一线和人才培养倾斜,提高使用效率。实行上述改革,究其实质来看,一部分属于正本清源,恢复高校应有的教学秩序和气象,一部分属于改革创新,加快现代大学制度建设步伐。

  加强和改进高校的德育,是“试点学院”改革的一个重点。高校加强德育要拓宽思路、有硬措施。首先应正确处理德育和智育的关系,将品德教育和专业教育放在同等重要地位。应加强诚信教育,刻苦读书,严谨治学,诚信考试。专业课教师也应关心学生的思想动向和人格养成。借鉴发达国家“住宿学院”的经验,推行小班化教学、实行导师制。加强教师同学生的交流沟通,让学生从修业成才、品德养成、身心健康、择业创业等方面,都能及时得到教师特别是名师的悉心指导。

  其次应当正确处理课堂教学和社会实践的关系。课堂教学必须避免空洞说教,应采取生动活泼的形式,开展有说服力和感染力的形势教育、理论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和优秀历史文化传统教育,加强学生的社会实践,组织学生深入工厂、农村、社区开展调研,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志愿者、勤工俭学等活动,在服务他人和社会中增强社会责任感。

  同时,应正确处理“严格要求”和“关心爱护”的关系。从严治校,本身就是具体、生动、有效的德育。当前,有些学校的管理不是失之于严而是失之于宽,必须强调从严治校。进入“试点学院”的学生,应坚持高标准和严要求,不合格的学生应及时劝离。在整饬校风校纪方面树立从严治校的榜样,能令人耳目一新,显示其应有的示范效应。

  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科技体制改革以及农村税费改革等,都是首先在点上取得突破,然后加以总结推广。从这个意义上说,试点高校的责任重大而崇高。17所高校发扬主动精神和创新精神,搞好“试点学院”的改革,就是在高等教育改革的第一线勇挑重担、敢闯敢试、建功立业。试点改革成功了,就是对国家对民族的一份宝贵贡献。“试点学院”是综合性配套改革项目,涉及面广、难度大、政策性强,需要有关部门进一步从政策、经费和舆论环境等方面落实必要的支持。(作者陈进玉系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 

(责任编辑:王朋)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