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部司局机构

贵州大学构筑“六大平台” 高质量推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简报〔2022〕第3期 (总第203期)

  【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编者按:2020年4月,教育部、中央组织部、中央宣传部、中央政法委、中央网信办、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共青团中央等联合印发了《教育部等八部门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提出要健全立德树人体制机制,加快构建目标明确、内容完善、标准健全、运行科学、保障有力、成效显著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为加强典型宣传,营造狠抓落实的工作氛围,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特开设专栏,专题介绍各地各高校在落实文件要求、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建设中的经验做法,推动工作部署落地见效。

  贵州大学积极探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新思路、新途径,始终坚持“用爱育心,解学生困惑,助学生阳光成长”的初心和使命,以“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优化大学生心理品质,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为工作目标,着力构筑“六大平台”,高质量推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构筑课堂教育平台,潜耕育人“深度”。开设以《大学生心理健康》公共必修课为主(2学分),《人际交往心理学》《积极心理学》等7门选修课(1学分)为辅的心理健康课程教育教学体系。通过“教”“学”“导”“考”四环节,切实提高“心理育人”实效性,心理健康课程教育覆盖全体学生。2018年5月建成“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翻转课堂的混合式在线课程,迄今为止有84所高校的11.54万名学生在线选修该门课程,学生讨论达150余万人次。

  构筑心理咨询平台,凸显育人“效度”。构建由校心理咨询中心—学院心理辅导员—班级心理委员—宿舍心灵使者—学生家长组成的“五位一体”的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形成网络化、系统化、扁平化的管理模式,走出了一条符合贵大实际的心理健康教育“早发现、早评估、早预防、早干预”的“四早”心理危机预防体系。学校每年对新生进行心理普查,对高年级学生进行抽查。创新建立“1+n”心理排查模式,即一位心理专职教师无缝对接几个学院和心理辅导员,建立一月一查、一人一策制度,及时排查重点关注的学生,做到“早发现”;心理普查、心理排查的数据分为健康状态、不良状态、心理障碍、心理疾病,通过心理云平台进行分级管理,做到“早评估”;评估对象按分级及时反馈给辅导员进行重点关注,做到“早预防”;有心理障碍、心理疾患的学生如出现异常,立即进行危机干预或转介到定点医院进行治疗,做到“早干预”。

  构筑网络宣传平台,打造育人“高度”。建设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服务性于一体的中英文心理健康教育网站——“心灵驿站”,实现心理健康知识宣传、普及、心理测评等。构建开发了“贵大心理云平台”和“贵大心理”微信公众号,实现学生在线预约、心理咨询、危机干预和数据分析及管理。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之初,率先开通贵州省高校网络心理支持平台,在为4000余名师生和民众提供热线心理辅导和干预的基础上,面向全省师生推出17期“疫情防控心理健康网络直播课程”。

  构筑特色活动平台,拓展育人“广度”。学校以“5·25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日”为契机,积极打造“一月一剧八主题”特色心理品牌活动。通过心理健康特色活动平台的搭建,不仅丰富了教育形式,拓展了教育渠道,而且学生参与度高,每年参与学生达15000余人次。2021年5月学生自编自导的心理情景剧《影子》荣获第四届全国高校心理情景剧大赛一等奖。

  构筑朋辈互助平台,提升育人“温度”。学校成立了大学生心理协会等学生朋辈组织,各学院成立了心理服务站,各班级设立了心理委员,每栋学生公寓楼都确立了“宿舍心灵使者”,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学生心理朋辈互助体系。做到学生在哪里,心理服务就做到那里。目前共有1121名班级心理委员,34名“宿舍心灵使者”和5名“爱心大使”充当着“观察员”“信息员”“消防员”的角色。

  构筑心理帮扶平台,延展服务“宽度”。学校除精准对焦在校学生的心理帮扶外,每年积极组织心理教师和学生心理志愿者深入社区开展心理健康知识宣传和咨询服务;组建“满天星心理服务团”深入脱贫攻坚一线贞丰县鲁蓉乡等地开展心理帮扶,设立“贵州大学心理健康教育实践基地”,用知识链对接服务链,帮助山区的孩子建设好“心灵家园”。2021年9月牵头创建“贵州心理健康教育讲堂”,共1200余人参与心理育人能力提升培训。

来源:思政司收藏
(责任编辑:俞曼悦)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