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部司局机构

探索“立德树人”美育新模式

2017-09-11 来源:体卫艺司收藏

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学

  通过学习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我们明确了美育的要义在于审美精神、立美精神的培养,也明确了美育不仅是艺术教育,还包括德育以及社会、自然、科学等对美的认识,这些内容整合起来,才能够真正提高学生的审美与人文素养,实现“立德树人”的育人目标。

  基于这样的认识,我校提出了美育的八项主张:一是通过美育提高每一位学生的生命质量,培养学生感受美,欣赏美的能力;二是将美育的主阵地、主渠道放在课堂;三是强调美育要普及与提高相结合,为学生搭建不同形式的展示平台;四是为优秀艺术教师建立“工作坊”;五是通过美育提升全校教职员工的审美素养;六是着力打造国际化的美育新模式;七是架设面向全国的美育课程网络平台,实现优质美育资源共享;八是支持学校教师、学生开展美育支教活动。

  为了让“美育八项主张”生根落地,学校在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

  一、构建具有学校特色的美育课程体系

  学校美育课程体系是以审美和人文素养培养为核心,以创新能力培育为重点,围绕学校“以美育人”“以情怡人”的办学理念,结合学校小学、初中、高中集团化办学情况而构建的。经过几年的打磨,形成了“三横一纵”的美育课程体系,即纵向以课程目标为基准,建立小学、初中、高中“贯通式”美育课程框架。横向则以课程服务对象为基准,设计面向全体学生的基础型课程,面向部分有兴趣且有能力学生的拓展型课程,面向个别有意愿在某一个领域进行研究的学生的研究型课程。纵横相交,使得每一位学生在每一个节点上都有适合自己的课程,为每一位学生“私人订制”自己的美育课表。

  二、抓住关键环节改进美育教育教学

  美育体现在学校教育的各个学科与各个方面,这就要求从管理者到教师都要具有大美育观意识,要有效运用学科美育资源。一是以全学科渗透体现学校对美的追求。我校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入手,对课程内容进行优化组合,尝试用主题课的形式进行多学科联合教学。二是以全视角引领学生对美的感知。将美育课堂延伸到校外,组织学生进入国家大剧院、首都博物馆等高雅艺术殿堂,让学生能够感受艺术之美;组织学生每学年用一周的时间赴各地进行艺术采风,带领学生感受自然之美;深挖中国传统文化精髓,以沛筑、茶艺、篆刻、书法等非遗课程为载体,带领学生感受传统文化之美。三是以校园文化涵育学校对美的认知。我校以“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为校园文化精髓。学校借搬迁至新校区的契机,将中国元代遗址八道弯胡同、周氏兄弟旧居等古建纳入校内,凸显中国传统建筑风格,集中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内涵。坐落在学校的北京金帆音乐厅,是全国惟一一座建在中学的、拥有管风琴的音乐厅。校内的民族器乐博物馆,是全国唯一一个“活”的器乐博物馆。

  三、统筹整合学校与社会美育资源

  我校秉持“学生是一种鲜活的课程资源”的课程观,以学生自主申报和学校评审相结合方式,形成了具有一定水准且学生喜闻乐见的系列美育课程。学校采用“共享教师”的模式,聘请区域内优秀美育教师来我校执教,实现了区域内教师资源的优化配置。与此同时,将本校优质教师、学生资源以“志愿支教”的形式进行输出到甘肃武山、贵州丹寨、海南三沙等欠发达地区,助力这些地区对口帮扶学校美育工作的开展以及当地教师素养的提升。

  此外,学校努力引进各领域既懂专业又懂教育的专家、学者作为学校美育的又一支生力军。目前,“吴灵芬教授指挥工作室”“娄师白书画艺术学校”“鲁迅立人研究会”等名师工作室、研究会已落户我校。我校还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线装书申遗第一基地”和“中国京剧梅派艺术传承基地校”。在这些社会资源的支持下,相应开设了诸如京剧、非遗传承、鲁迅“立人”研究、李大钊精神研究等具有研究价值的美育课程,为学生审美与人文素养的提升,提供有力课程保障。

  以上是我校在加强和改进美育工作方面的几点探索,我们将以这次会议为契机,进一步探索“立德树人”美育新模式,把学校美育的基础打实打牢。

(责任编辑:忠建丰)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