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党的思想引领我前进

华中师范大学 董泽芳

2021-07-02 来源:离退休局收藏

  董泽芳,男,汉族,湖北红安人,1945年9月出生,1965年9月参加工作,1985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退休前曾任华中师范大学管理学院常务副院长、总支书记,荆州师范学院党委书记兼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不断增强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我认为最核心的是“思想引领力”。“思想引领力”就是先进思想的引导力、伟大理论的支撑力与坚定信念的鼓舞力。回首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取得的辉煌成就,无一不是党的光辉思想引领的结果。而我个人的每一点成长、进步也离不开党的思想引领,党的思想引领我前进!

  我是一个有着50多年教龄的老教师。改革开放后我实现了人生的四大转变:一是命运的转折,从无缘大学到梦圆大学。二是身份的改变,从赤脚农民到高校教授。三是角色的转换,从普通教师到大学校长。四是思想的进步,从普通群众到优秀党员。但是所有身份中我最珍视的还是老师这个身份。我的教师生涯里有个难忘的故事,借此机会,分享给大家。

  1965年,我作为回乡知青就在农村办起了农民夜校。那时我白天参加生产,晚上就到夜校上课,每晚有两个工分补助(相当于一角三分钱)。学生是附近村的农民,他们文化基础差,不少妇女是文盲或初小程度,年龄跨度大,小的十几岁,大的五六十。夜校分初级班和高级班,初级班主要是扫盲识字和学简单数学,由另一个回乡青年任教。我教高级班。每天晚上先上文化课,主讲农村应用文、农业新技术、形势与政策、中国历史与地理等,教材都是我根据农村需要和学生接受能力自编的,学习资料多是我想办法刻印的。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我根据农村的实际情况编写了群众喜闻乐见的节目,如快板“老汉说变化”“如今新事多”,小演唱“婆婆夸媳妇”“计划生育好”,年轻的女孩就教她们跳“绣金匾”“珊瑚颂”等舞蹈。上完文化课后就排练节目,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让大家在唱中学、演中记,夜校总是充满欢笑。在这个过程中,农民学生既学习了文化知识,又提高了思想觉悟,还活跃了乡村氛围。我办的农民夜校得到了区县的充分肯定,“计划生育好”等节目还被上调到县四级大会上演出。

  1973年后,我到一所“带帽”乡村初中当了民办教师。当时条件极艰苦,我月薪25元,住一间不足六平方的小房,兼作办公室与宿舍。学校办公经费很少,每个学期每个老师只能领一盒粉笔和一本备课纸。为节省伙食费,老师课后自己种菜,轮流值班做饭。条件虽差,但我能克难奋进。我带学生挥锄挖地,平整操场,开荒植树,上山采茶。我主教初中班的语文,并主管全校教学。为了推动语文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我采取了很多措施:一是按照“教材要改革”的精神和培养“爱农爱乡学生”的要求,带领师生进行了实地调查,编写了“家乡的红色故事”“日本鬼子血洗细屋塆”“狗伢的打狗棍”“农村的新人新风赞”等乡土教材。二是遵循理实相联的原则,重视现场教学,每逢春耕或秋收时节,我就带领学生到现场观察,然后讲解审题立意,讨论谋篇布局,推敲遣词造句,并亲写“下水文”,让学生比较学习。三是作文实行面批面改,让学生体会到“文章不厌百回改,反复推敲佳句来”的真义。县教育局领导看到我批改的作文本都赞叹不已,为了推广我的经验,多次组织我对全区语文老师上作文公开课。乡村学生基础差,为了帮助他们理解和记住语文知识难点,我自编了《标点符号歌》《划分句子成份歌》和《文言虚词解释歌》等让学生在玩中学,唱中记。那时常有全乡或全区的统考和竞赛,我们班的语文统考、基础知竞赛和作文竞赛的成绩总是名列前茅。为了促进农村学生全面发展,我通过抓校文艺宣传队带动全校的课外活动。早晨我带他们到井边练声,下午课外活动时教他们练劈叉、下软腰、敲碟子、甩红绸、打夹板、吹笛子、拉二胡等。为了排练参赛节目,很多星期天我就和学生一起在学校吃咸菜饭睡地铺,每次片区文娱比赛,我校都能取得好成绩。

  1978年我考上了北京师范大学,毕业后分配到华中师范大学当了大学教师。一开始就承担了年级班主任、系教学秘书与两个系的教育学公共课程教学,面对学术根基不深、教学技能不精、优质教材缺乏等问题,我一方面挤时间攻读在职研究生以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一方面研究新情况,编写新教材。经过五年的积累,1989年完成《教育社会学》书稿,1990年由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被国内许多师范院校教育系选作教材,多次印刷,并获得中南地区优秀图书二等奖、湖北省优秀教材一等奖。80-90年代,我先后承担过本科生的教育学、教育社会学等20多门课程的教学。

  我深知教好书育好人是教师首要责任。我对教学始终认真负责、精益求精;对学生始终循循善诱、严爱有加。在党的引领下,我守好了教师这班岗,痴心为教育,桃李满天下。

  党的光辉思想一直引领我发展与进步。我以小诗《党的思想领航船》表达我对党的感恩之情:党的思想领航船,明确方向意志坚。实事求是求真理,解放思想谋新篇。与时俱进思改革,守正创新图发展。牢记使命再奋进,不忘初心永向前。

(责任编辑:李佩)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