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小平,男,汉族,安徽濉溪人,1938年12月出生,1964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65年9月参加工作。退休前曾任清华大学电机系副主任。副教授。
光阴似箭时如梭,岁月如歌瞬息过。暮年心高志更远,爬过雪山渡江河。退休后,面临如何有意义地度过下半生。我思来想去,决定拿起相机到国内外走一走、转一转,饱览祖国的大好河山和外面的精彩世界。几年来,我怀着美好的憧憬,深情地走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长城内外,真实领略了“江山如此多娇”“风景这边独好”的真意。后来,我逐渐感到随团游已经不能满足我的需求,于是萌生了一个想法:沿着当年红军的足迹去寻踪红军长征路,以实现我今生的宿愿:“红色中国万里行——寻踪红军长征路”。
为实现这一愿望,我从78岁开始,和老伴王嗣敏一起乘车加徒步,从福建的古田出发到江西的革命摇篮瑞金,再到红军长征集中出发地于都,然后一路向西,沿当年中央红军的长征路线,我们走走歇歇,历时4年,途经11个省,重见长征史的血染湘江、通道转兵、遵义会议、苟坝会议、四渡赤水、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陕北吴起镇、会宁胜利大会师,直至长征胜利结束。在走完了中央红军所走的二万五千里长征路之后,又联想到长征路上还有其他几个方面军也在为策应中央红军,争取中国革命的成功,于不同的时间、从不同的地点、沿着不同的路线,百折不挠地进行长征。尤为感人的是西路军的将士西征丰碑、风雪祁连山,甚为惨烈。我们不能忘记他们,于是在我们走完中央红军走过的二万五千里长征路之后,又于2020年开始去走贺龙、任弼时同志领导的红二方面军走过的路,从湖南省桑植县的的刘家坪出发,行程二万里;走张国焘、徐向前领导的红四方面军走过的路,从四川省苍溪县的“红军渡”出发,行程一万里;走徐海东、程子华领导的红二十五军走过的路,从河南省罗山县的徐家冲出发,行程一万里。至此,我们终于走完了四路红军走过的长征路,由于路途遥远、曲折,全部走下来已大大超过二万五千里。
震惊中外的中国工农红军85年前的万里长征不仅深受中国人的崇敬,也引起一些外国友人的兴趣,也想来中国亲见历一下。因此就有一些外国朋友从不同地点、时间、用不同方式来中国试走长征路。英国的历史学博士李爱德和马普安、以色列的朋友武大卫、美国著名战略理论家、前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布热津斯基、还有美国《纽约时报》前副总裁、作家索尔兹伯里都曾先后来中国走长征路。当然在我们的行程中也遇见过不少中国徒步拜谒者。在去往云南扎西的路上就遇到一位从陕北定边推着小车,名叫“小毛”的小伙子,已经走了5个多月了,最后终点要走到云南大理。他不畏艰难困苦的精神,对我们也是莫大的鼓舞。
在“长征”途中我们有幸谒观了十余处革命纪念馆和二十余处中央政治局会议纪念地。每到一处,当管理人员知道我们的年龄和来意之后,对我们都十分热情,尽量提供方便和帮助,以满足我们的要求。尤其是在2018年11月,我们千里迢迢,好不容易来到六盘山下时,因下雪路滑而封山,所有车辆一律停运,眼看我们想登上六盘山的愿望就要落空了。情急之下我抱着试试看的想法,找到了一位不知身份和姓名的同志,说明来意,恳求帮助。他看了我的身份证后,耐心地对我说:“老人家你别着急,让我想想办法”。几分钟后他就为我们找到了一辆越野车,两位男司机和一位女同志一起把我们送上了白雪皑皑、冰雪覆盖的六盘山。我小心翼翼地拍下了有江泽民同志题写的“长征精神永放光芒”和“不忘初心走好新的长征路”的大字标语,內心无比激动,我抓紧时间拍下了许多珍贵照片赶快下山,而我再去找那位同志表示感谢时,早已不见他的身影。
在沿途的参访中,我了解到当年红军在苏区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在被迫实行战略转移的征途中,受到蒋介石几十万大军的围追堵截,使红军遇到了许多难以克服的艰难困苦,如在广西的湘江战役、四渡赤水、四川名山的百丈关战役中红军都受到了重大损失。他们为理想信念而前仆后继、英勇献身。看到那些为争取中国革命胜利长眠在雪山、草地里的英烈们,我的内心受到了极大的震撼,久久不能平静,每到想起他们就十分难过。我们今天国家的强大,人民生活的幸福安康,都是无数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来之不易,我们应当十分珍惜。
我们要重温这段苦难辉煌的历史,继承先烈的遗志,在新的历史时期,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为把我国建成伟大的社会主义强国而努力奋斗。第一次长征取得了胜利,靠的是什么?靠的是党的领导和正确路线,以及革命者的理想、信念。今天在习近平新时代又要开始新的长征。背景是:中国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到一个崭新的阶段,很快就要赶上西方某些大国,他们害怕了,就联合起来对中国的高科技进行打压,今天我们同西方大国的竞争一定会和当年的朝鲜战争一样取得胜利。第一次长征靠的是用两条腿走啊走,走出苦难、走得悲壮、走向辉煌;沿着主张、沿着信仰,一步一步往前走,走出亿万人的梦想。我们今天走好新的长征路要靠民族精神,靠技术创新,靠科学家的聪明智慧、发明创造,靠稳定的社会环境和全国人民的团结奋斗精神。俗话说得好:“吃水不忘挖井人,幸福不忘共产党,不忘为革命而英勇献身,长眠在地下的英烈们”。
长征是一种革命的英雄主义精神。它穿越80多年历史长河,照耀未来。红色的历史画卷,映在我们的眼前,一段刻骨铭心的记忆永远刻在我们心中。我们要缅怀先烈,继承和发扬光荣的革命传统,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在波澜壮阔的历史长河中,永远记住这震惊世界的中国工农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所塑造的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为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我们要发扬长征精神,沿着当年红军开创的道路奋勇前进。
正是本着这种精神,我回来之后,曾在学校多个单位讲过十余次长征路上的体会,并展示了所拍摄的历史照片。后又受统战部委托到湖北黄冈“阳新一中”给中学生作过讲解,2019年9月又受深圳部分同学之邀为他们做过汇报,都受到热烈欢迎。没想到在耄耋之年我还能为党、为人民作点有意义的事。应该说:一个共产党员要做到:“活到老学到老、干到老、直至生命停息”。
今年是建党一百周年,长征胜利八十五周年。我们要永远不忘入党时的誓言,跟党走,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在新的历史时期继续奋斗。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