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简报〔2018〕第56期 总第136期
2018年秋季开学之际,全国各高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围绕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多措并举、统筹推进,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新生入学教育全过程,帮助新生坚定理想信念,养成良好学风,勇于拼搏奋斗,提升素质能力,走好成长成才的第一步。
强化理想信念教育,厚植爱国情怀。各高校广泛开展军训、课堂教学、专题讲座、主题团日、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主题教育活动,引导新生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让爱国主义精神在新生心中牢牢扎根。中南大学、南京大学等校把军训作为新生爱国主义教育的主阵地和主课堂,抓好军事技能训练和国情教育,增强新生国家安全意识、国防意识,培养使命感和责任感。电子科技大学邀请“优秀辅导员讲师团”“大学生党员骨干宣讲团”走进新生中开展理论宣讲,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深入开展“青年大学习”“时代青年说”等大学习大讨论,华东理工大学组织“励志明德班”新生提前一周到校开展思想引领、感恩教育、志愿服务、社会实践等集中培训,引导新生热爱和拥护中国共产党,立志听党话、跟党走,立志扎根人民、奉献国家。
强化知识见识教育,培养优良学风。各高校围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服务学生成长成才,从专业的学习态度、科学的学习方法、合理的学习规划以及终身学习习惯等方面,引导新生科学规划大学生活,心无旁骛求知问学。中国人民大学向新生发放《时间管理手册》,推出“励学人大”专项计划,为新生提供“一对一”学业咨询、“手拉手”课业辅导、主题团课定制等学生学业发展支持项目,加强新生在学习方法、学习意识上自主性的培养。南开大学校长曹雪涛在“开学第一课”上生动诠释“治学之义”,复旦大学落实新生导师制、搭建学业指导与大学起航平台,帮助新生明确发展方向与路径,培养良好科学道德和学术规范。四川大学、中国海洋大学等校针对不同学科与专业开展分类教育,加强新生在学习生活、素质成才、学业规划、奖助政策等方面的学习和指导,引导学生珍惜学习时光,科学规划大学生活。
强化奋斗精神教育,勇担时代大任。各高校结合开学季,通过主题宣讲、典型宣传、资助育人等形式,帮助新生把自己的理想同祖国的前途和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历练敢于担当、锲而不舍的奋斗精神,树立自强自立、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上海交通大学组织新生参观钱学森图书馆,清华大学、兰州大学等校邀请院士上讲台讲述家国情怀,激励新生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爱国奋斗精神,争做新时代的奋斗者。大连理工大学组建“奋斗者的足迹”事迹报告团,邀请优秀学生代表,讲好奋斗故事,激励新生心怀梦想,脚踏实地,用奋斗书写无悔青春。上海财经大学在接受资助的新生中开展“励志自强”教育和“责任使命”教育,激励新生自强不息、艰苦奋斗。
强化综合素质教育,锤炼意志品质。各高校将思想品德教育、文化体育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安全教育等全面融入新生入学教育,助力学生提升能力,健全人格、锤炼意志。东南大学、中国矿业大学等校持续开展新生文化季活动,通过名家演讲、经典诵读、文艺汇演、推荐书目等形式,培养学生人文精神。陕西师范大学、天津师范大学等校面向新生开展心理健康普查,建立新生心理档案,开展心理健康专题讲座,帮助新生了解新生活、融入新环境、适应新角色,形成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合肥工业大学等校,积极开展意识形态安全、国家安全、人身安全、消防安全、交通安全、财产安全、网络信息安全和防灾减灾救灾等方面的教育培训,增强新生的安全意识和安全素养。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