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2022-03-17来源:法治网

全国高校专兼职辅导员达24.08万人

教育部着力推动辅导员编制待遇稳步提升

  “截至目前,全国高校专兼职辅导员达24.08万人,比2019年增加了约5.2万人,师生比实现从1:205到1:171配置,31个省(区、市)辅导员配备实现了整体达标。”在3月17日,教育部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副司长张文斌介绍了这样一组数据。

  “辅导员队伍是推动大思政课建设的一支重要队伍。”张文斌指出,辅导员从身份上来讲兼具教师和干部双重身份,这些年,党中央一直高度重视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教育部也聚焦破解发展难题、提升素质能力、强化示范引领等重点,扎实推进相关工作。

  在辅导员的事业编制方面,过去不少高校辅导员是临时编制,属于合同工,针对这些问题,教育部在着力推动辅导员编制待遇稳步提升。各地各高校也结合实际情况,突破了编制发展的瓶颈,补齐了辅导员队伍建设的短板。

  张文斌举例称,比如江西省,通过专题督办、专门编制、专项招聘,专门拿出了1200个编制用于解决专职辅导员的编制问题。安徽省积极协调省委编制部门追加了高校专职辅导员事业编制,解决了公办高校专职辅导员编制问题。江苏省前些年在这方面问题比较突出,但是从前年开始,实施了三年行动计划,力图通过三年努力,把辅导员配备和编制问题彻底解决。

  在培养培训方面,张文斌介绍,教育部在这几年建立了从部、省、校三级的辅导员培训研修体系,专门设置了党情国情社情的考察课程,并举办了辅导员素质能力提升的示范培训班。教育部层面举办的全国性示范培训班,每年大致能线上培训7万人,线下培训5000人左右,再加上各省和各校的培训,基本上做到了辅导员培训的全覆盖。

  此外,张文斌介绍,在辅导员攻读学位方面,教育部每年有300个辅导员在职攻读博士学位的计划。在辅导员科研方面,教育部社会科学司在每年的人文社科项目中,专设了辅导员专项,每年设立200余项高校辅导员研究课题。

  “下一步,教育部将实施全国高校辅导员的能力提升导航计划,围绕辅导员的基础性建设、提升性扶持和示范性奖励等方面,结合教育部正在极力推动的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建设高校辅导员队伍素质能力提升的大数据赋能平台,来不断促进高校辅导员队伍提升政治素质和育人能力。”张文斌说。(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赵晨熙)

责任编辑:曹建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