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部司局机构

以现代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 深入推进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

2018-03-12 来源:广东省教育厅收藏

  近年来,广东省以建立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体系为目标,以现代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充分发挥地域优势和经济优势,深入推进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

  一、围绕现代产业需求,调整优化结构

  根据广东现代产业和支柱产业发展需求,实行学位授权“三调整”。一是调整培养单位类型,引导部分研究生培养单位主动融入区域产业转型升级和服务创新驱动发展,培育建设了一批特色鲜明、与区域产业发展高度融合的应用型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高校。二是调整学位点结构,主动撤销与现代产业发展结合不紧、学生就业率偏低学位点,重点支持和优先增列金融、管理特别是与电子信息、先进制造、新材料与化工紧密相关的工程类专业学位点。两年多来先后调整32个学位点,其中增列专业学位点占到总数52%。三是改革招生计划分配方式,全省每年新增研究生指标全部用于专业学位硕士招生,指标分配向与地方经济发展紧密联系以及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成效明显高校倾斜。

  二、行业企业深度参与,产学研紧密结合

  围绕地方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转型的关键性课题以及企业需解决的实际问题开展研究生联合培养,学科链、专业链精准对接产业链,行业企业“四参与”,全面服务现代产业发展需求。一是深度参与研究生招生,从命题、复试、面试到录取等各个环节,均有企业专家参与。个别高校还在复试阶段增加实践动手能力测试。二是深度参与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学校与企业共同制订专业硕士生培养方案,做到理论课程与实践教学衔接、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与本领域的职业资格标准衔接。三是深度参与研究生教学,校企共同组建导师队伍,聚焦实践能力、创业能力、专业素质和工匠精神培养。同时,以项目为纽带,企业带项目进学校,学生早进课题、早进团队,让学生在就学期间直接参与企业生产与技术研发关键环节工作,在服务地方经济上“接地气”,科教对接、产学融合。四是深度参与研究生管理。

  三、加强监控和监督,着力提高培养质量

  将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作为综合改革中的核心任务,采取“五项举措”,切实构建内部保障体系。一是制定研究生培养全过程的管理制度,加强监督与管理。二是探索制订培养标准,建立与特定职业领域特点相适应的质量评价标准,职业岗位能力素质要求与专业实践评价体系有效结合。三是实行学位论文(作品)双盲评审制度,对所有专业硕士学位论文(作品)安排校外第三方同行专家和行业专家进行评阅;加大学位论文抽检力度,重点领域逐年提高论文盲评比例。四是引入行业企业第三方评价,对毕业专业硕士职后信息进行追踪,对研究生毕业后职业发展质量进行评价。五是试点探索硕士专业学位申请制度,逐步把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纳入毕业考核指标体系。

  四、多部门多主体联动,合力推进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

  充分发挥省直部门、地方政府、行业学会、企事业单位“四方”作用,多部门多主体联动,合力推进改革。一是将推进改革作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重要工作来抓,教育、科技、财政等省直部门联动,统筹协调,定期研究解决问题。二是地方政府主动推动。有效对接现代产业发展需求,按照“高校群+平台(基地)+示范企业群”合作模式,与地市政府共建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建设,搭建政府、高校、企业和科研院所的合作平台。各地市相继出台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财政投入、科技扶持、税收减免、人才落地等保障政策。三是行业协会积极指导。与工程教指委签订合作协议,邀请艺术教指委开展工作指导,协调邀请国内知名高校来基地开展联合培养研究生。广东顺德创新设计研究院被全国工程教指委评为第一届全国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开放基地。四是企事业单位主动参与。省里和地方政府对参与研究生联合培养的企业在高新技术企业、新型研发机构以及科研项目申报等方面给予倾斜,对参与研究生培养和建设实践基地的企业给予税收优惠,企业参与研究生联合培养更为积极。

(责任编辑:刘潇翰)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