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

实践激扬青春志 奋斗成就中国梦

2013年全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硕果累累

2013-09-17 来源:教育部收藏

教育部简报〔2013〕第113期

  暑假期间,各地各高校结合“中国梦”主题,结合专业特点,结合基层需求,引导青年学生在实践中磨砺品质、练就本领、服务社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结合“中国梦”主题,弘扬时代主旋律。各地各高校结合实际,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话梦、寻梦、助梦、追梦系列活动。北京市委教育工委联合国家知识产权局扶贫办、人民网、北京电视台、湖南省桑植县等单位,共同举办了首都大学生记者团赴湖南桑植找寻“最美中国梦”集体采访学习实践活动。团福建省委、福建省南下服务团团史研究会、福建师范大学共同举办“福建省南下服务团精神青少年教育读本”大学生采写团队实践活动。复旦大学以“行走中国,筑梦青春”为主题,设立返乡社会实践模块,引导学生用所学知识和公益精神回馈家乡,建设家乡。四川大学围绕“中国梦”主题,精心组织文化行、志愿行、智力行、灾区行、社区行系列活动。

  结合专业特点,服务地方促发展。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和中国美术学院等校博士生服务团深入浙江杭州、湖南长沙、广西昭平等地,积极开展项目承接、信息咨询、智力支持和技术指导等志愿服务,为地方经济发展、科技创新提供智力支持。西南大学17名农学研究生根据专业特长和地方需求,赴重庆江津区、綦江县、潼南县等地,采取“一人入驻一企、一人联系一村”的科技服务模式,为农业现代化“把脉”“开方”。河南大学学生围绕“淅川移民遗迹整理”,编撰完成《淅川县移民民俗文物整理研究报告》和《淅川县移民民俗实物资料图册》。西南财经大学博士生服务队,协助当地政府开展“珙县经济十二五规划中期评估”、“珙县人民群众幸福指数指标体系构建”等工作。河海大学学生赴湖北宜昌、江苏南通等地,开展“国情水情?创新创业”主题活动。

  结合基层需求,为民务实做实事。中国人民大学“求是思源”优秀学生培养团队赴内蒙古准格尔旗民族中学、十二连城乡等地义务支教。郑州大学组织学生分赴河北、湖南、青海等省市开展关爱留守儿童等活动,为省内2.5万名村民提供义诊服务,直接服务群众近30万人(次)。安徽师范大学“五四爱心学校”连续6年赴四川、云南等10多个省市的130多个县区,为2000多名灾区儿童、农村留守儿童、三峡移民子女、经济困难家庭子女等提供爱心支教等服务。吉林大学学生走进长春市建工社区、富锦社区,河北唐县等地开展社区医疗、送医送药下乡、支教等志愿服务活动。东南大学“向阳花”爱心实践团前往甘肃省秦安县王尹乡,对前期资助的24名留守女童进行家访,开展捐赠、素质拓展等活动。上海财经大学学生深入贵州普定,分析地域特点和致贫原因,建立贫困家庭档案,与当地政府携手帮扶;牵手农民工子弟志愿联盟,实施“小小蒲公英夏令营”公益项目。

(责任编辑:王栋(实习))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