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创新初中数学区域教研模式 提高教研活动实效性的探究

2023-09-15 来源:教育部收藏

  2021年5月,天津市河西区参加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监测结果显示,河西区教育质量状况较好,学生数学学业情感态度积极。本文着重从区域教研的日常工作方面进行归因分析。

  在初中教学过程中,数学区域教研工作指的是将教师的教学、培训和教研三者有效结合,坚持“以校为本”“区域研训一体”的新型教研机制,利用多元化的教研模式,全面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初中教学起到了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因此教师应该将教学重点聚集在课堂之上,转变学生的课堂学习方式。积极实践初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教研”,使有效的教研活动成为促进课程改革和提高教师综合素养的重要渠道。

  我区在本次监测主要从学生对数学和数学课的喜爱程度等方面测查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根据学生的作答情况,将数学学习兴趣划分为四种类型,分别为兴趣高(占比42%)、兴趣较高(占比40.2%)、兴趣较低(占比15.3%)以及兴趣低(占比2.5%)。我区对于整体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做了如下教研改革:

  一、基于教研网络,展开区域合作教研

  为了有效展开区域教研活动,加强教研活动的针对性,教师要积极利用教研网络的作用,创新教研工作方式,将统筹协调、区域主导和学片承办作为主要教学方法,将区域配合协作教研当做教研重心下调的一大亮点,促使区域协作教研达成制度化。根据初中的办学水平和布局调整,将全区学校划分为三个教研区域,充分发挥各个层级的骨干作用,使每个学片在每个学年都由其中一所学校领头。重点将教师作为教研活动的主体,以互动交流作为教研活动的主要方式。每个教研片区的教研互动都能通过互相交流共同进步。同时在教研互动上要体现出“三个转变”,即将文本研究作为行动调研、将单向活动作为交互活动、将封闭教研作为开放式教研。在全区范围之内,将教研活动的主题设成提高初中数学教学的效率,以此来展开多元化的教研活动。在各个片区之内展开听课评课、经验交流等活动。整合片区内部优质的教学资源,来推动教师的专业素养发展。学校教研工作也有序进行,大力举办“同课异构”“展示课”等活动,特别是把关注学生学习兴趣作为听评课的一项重要指标,对全区的初中校园教研质量进行进一步加强。

  二、通过多样化的教研活动,打造高质量教研团队

  在初中数学区域教研活动过程中,开展基于新课标的“三说”比赛,让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喜悦,针对研究成果对整个备课组进行褒奖,让他们产生集体荣誉感。通过这样的奖赏制度,能够让初中数学教师意识到,在教学过程中,每个人都不是独立的个体,而是一个团体。在教研活动中,每个人都应该融入自己的教研团体当中,最终形成强大的团队凝聚力。使每名教师都能在体验自身价值的同时,还能够加强整个教研组的团队合作意识。学校方面要完善校本教研制度,积极采取奖励机制,这也是打造高质量教研团队必要的环境基础。除此之外,还可以在教研活动区域范围之内,互相开放教室,对教师进行授课点评指导,从而进行多方面交流,最终使教师在教研活动中有所反思,提高骨干教师的指导能力。最后,全体数学教研组互相分享成功经验,在区域范围内形成学习共同体,以此来共同增强团队凝聚力。

  三、全面致力于提高教学水平,展开初中数学教育的视导工作

  教学视导是一项非常常见的教研活动,相关机构在固定的学年和固定的学期就会进行定向抽查,组织相应的工作人员对初中数学教学工作进行检查和监督。结合听课备课、作业批改情况和教学反思情况,对初中数学教师的工作情况进行了解。在每次调研过程中,都要组织各校校长和教导主任来搭建视察小组,以此来掌握初中数学教学课堂的执行情况。同时,通过共同视察还能够及时发现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在视察总结会上,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反馈,并给出相应的意见和解决措施,尽量在每次视导工作中,不留检查盲点。视导工作结束后,安排专门人员撰写报告,下发至全区各个学校,供大家进行学习和参考,也为学校领导日常解决工作提供了可参考的依据。

  四、以“人教智慧教学平台”,构建区域“3+3+3”式教研体系

  教师迫切需要一个平台来高质量完成日常教学活动。教师在繁重的工作压力下,很难有时间和精力再去掌握新的信息技术手段。新课标指出:合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设计生动的教学活动,促进数学教学方式方法的变革。在实际问题解决中,创设合理的信息化学习环境,提升学生的探究热情,开阔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人教智慧教学平台正好满足了教师的需求,它以教师授课电子书为主体,集专家供稿的多媒体课件、全国著名特级教师的示范课、资源库、工具箱为一体,教师授课电子书涵盖纸质书本的所有内容,运用现代教育科学技术加载多种课程相关图片、声频、视频,使得课堂变得更灵活、生动,更加贴近生活。有了好的平台,如何合理、科学、恰当地使用就成为了一个关键。

  我区尝试构建“3+3+3”式教研体系,并进行实验。具体而言,“三训”,即全员操作培训、学科专项培训、实操赛课促训。“三用”,即备课中怎样用、课堂中常态用、教研中巧妙用。“三创”,即创造性使用工具、创造性对接平台、创造性兼容技术。

  (一)“三训”融合,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水平

  一是全员操作培训。利用全区教研,组织开展人教智慧教学平台的操作培训。在培训中,介绍该平台三种载体(计算机、PAD和手机)界面的板块内容、登录步骤、主要功能以及工具条的基本操作方式,帮助教师了解其基本功能,并形成了操作文本与视频。培训中也采用“减法”原则,让海量的资源为教师所用,减负增效。教师首先要领会“方法重于技术”的精髓,掌握资源搜索的基本方法。让教师掌握人教智慧教学平台、国家中小学智慧教学平台和微信的搜索引擎,打通了教师信息技术能力的自学“通道”。

  二是学科专项培训。“双减”背景下,我们结合新课标学习和区域作业设计研究,推广“区+学片+学校”开展基于人教智慧教学平台的学科专项培训和交流活动,及时了解教师使用平台时遇到的困惑,协助指导教师解决应用平台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如在作业设计研究中,教研组长指导学科组教师上传资源交流整理。有的学校还整理了使用平台进行大单元整体教学和跨学科项目式学习的使用经验并开展研究。部分学校已经积极开始特色校本研修,在新课标学习、作业设计和跨学科项目式学习研究方面有所收获。

  三是实操赛课促训。学校采用“赛研训一体化”的方式开展“骨干教师示范引领,青年教师技术过硬,中年教师技术过关,老年教师尝试使用”课堂教学竞赛活动,鼓励教师运用人教智慧教学平台开展备课、上课、说课和团队研修活动,形成了教学设计案例集。教师在团队研修报告中介绍“如何将平台融入课堂教学中,有效突破教学重难点”经验方法,使教师们深受启发。如尺规作图平台资源的使用,使我们对新课标的研究更加顺畅。通过教学竞赛活动,教师熟练掌握了平台中各种工具的使用技巧,从线下研讨到线上交流,从“会用”变成“愿用、巧用”。

  (二)“三用”结合,助力优化课堂教学结构

  上述一系列培训举措,使教师充分认识到人教智慧教学平台为教学改革赋予的深刻内涵,并熟练掌握平台的基本功能和资源应用方法。在此基础上,区域采用“三用”结合的方式推动该项目真正落实到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服务课堂,实现学用结合、知行合一。

  一是在备课中解决平台“怎样用”的问题。怎样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有效使用人教智慧教学平台备课呢?新课标倡导教师创新教研方式。在集体备课、课堂观摩、交流研讨等教研活动基础上,积极开展“问题一研究一改进一实践”的校本教研,帮助教师解决教学中的问题。为此,很多学校凝聚团队的力量,开展关于信息技术的集体备课。在每周的集体备课时间里,充分发挥教师团队合作的智慧,依托人教智慧教学平台开展备课活动。教师紧扣平台提供的电子课本逐一解读教材,采用批注、聚焦等功能分析教学重难点。大家集思广益、取长补短,解决“什么时候用平台”“怎样用平台”等问题。通过合作,教师们实现了思维和智慧上的碰撞,在转变教学观念、优化教学流程的同时,实现了教育教学的理念重塑、结构重组、内容重构,达到了“1+1>2”的效果。

  二是在课堂中落实平台“常态用”的问题。学校提倡教师“多用、常用、节节用”人教智慧教学平台,因为它是一本丰富的多媒体电子教材,为教学提供了规范、丰富的信息资源,给教师的日常教学提供了便利,很大程度上减轻了教师制作课件的负担。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只需登录人教智慧教学平台,便可使用平台上的相应资源与功能,把日常教学上出新意、上得有趣。平台上丰富的教学资源、便捷的操作方式,促使教师自觉地、经常地、持续地将其应用于教学中,做到常态化应用,有效推动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特别是在课本习题讲解课中提升学生注意力和章节复习课上、毕业班复习课的知识串联上表现出特别大的优势。

  三是在教研中琢磨平台“巧妙用”的问题。众人拾柴火焰高。很多学校在教研例会上,教师们针对本月使用人教智慧教学平台的情况展开大讨论。教师代表踊跃发言,围绕“如何妙用平台优化教学”“使用平台时遇到哪些问题,如何解决”等展开交流。大家深受启发,勇于探索,创新性使用平台,特别是如何利用智慧教学平台开展线上教研,教师们在思辨、争论中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切实、高效地推动人教智慧教学平台在教学工作中的实际应用。

  (三)“三创”成果,促进教学质量提升

  为充分深入地利用平台资源、创新教学应用,让人教智慧教学平台更好地服务教育教学,使教育教学得到质的提升,我区在“三创”上下功夫,实现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效果显著。

  一是创造性使用工具,合理组合用处多。人教智慧教学平台所提供的资源与目前师生使用的教材相匹配,极大地方便了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充分利用平台上丰富的资源辅助教学,做到“多种工具组合用”。例如,在教师运用“多种工具组合用”的方式交替使用平台工具,让学生更加直观、清晰地与教师同步聚焦教学内容,有兴趣地参与学习。教师在电子课本中运用工具条的“放大”功能引导学生识图,用“标注”工具梳理本科知识要点,用“聚光灯”工具开展小游戏问答竞赛,从而巩固本课所学。教师采用“一种工具多样用”的方式,巧妙运用平台上的书签工具,有效帮学生总结学习方法、补充巩固练习、梳理知识要点。教师灵活地组合使用平台上的工具,较好地满足课堂教学需求,使课堂教学变得丰富、生动、有趣。

  二是创造性对接平台,相互融合效率增。在教学时,教师或是将人教智慧教学平台作为主要教学资源在平台上直接开展教学;或是在人教智慧教学平台上插入PPT教学课件,相互补充开展教学;或是同时打开希沃白板电子平台、人教智慧教学平台等多个平台,利用腾讯会议、钉钉等相互交替转换使用。教师灵活、创造性地使用平台极大地丰富了教学资源,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教育教学效果显著提升。

  三是创造性兼容VR、GGB等技术,身临其境助提质。很多学校的GGB研究组教师,大胆探索,勇于创新,在开展教学研究中,尝试将GGB与人教智慧教学平台对接,发现人教智慧教学平台有着强大的兼容功能,它解决了其他备授课平台无法实现的与GGB技术兼容的问题。通过研究,教师们制作了一定数量的关于课本的GGB素材。

  总之,要想有效提高学生学业情感态度,落实初中数学区域教研的实效性,就要加强落实“以校为本”和“研训一体”的新型教研机制,采取多样化的教研新方法,以此来全面提高教师的教研能力,切实提高初中区域数学教研工作的质量。让区域范围内的数学教研活动能够更加广泛,最终帮助更多的一线初中数学教师快速成长。(天津市河西区教师发展中心供稿)

(责任编辑:曹建)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