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新时代•新蓝图•新作为

2019-11-06 来源:教师司收藏

武汉市解放中学 吴又存

  近日,教育部等五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这是新时代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宏观指导、政策依据和重要遵循,标志着中小学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有了新蓝图。

  《意见》一经颁布,旋即在我们中小学思政课教师的朋友圈刷屏。它如一缕和煦的春风,荡涤着我们中小学思政课教师的心田。大家感到非常振奋,纷纷表示思政课的春天真正来到了!我们传递着一个共同的声音:有一种骄傲,叫我是思政课教师;有一种担当,叫我是思政课教师。《意见》吹响了中小学思政课行稳致远的进军号角,明确提出“办好中小学思政课关键在中小学思政课教师”。

  那么,在新时代绘就的新蓝图下,中小学思政课教师应该如何有新作为呢?以《意见》为依据,我认为要做到“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一个中心”:就是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

  天地之间第一人品,唯有德行。“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学校的立身之本。《意见》继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座谈会、《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后,再次强调了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

  为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意见》指明了破冰前行的根本路径,“制定与中小学思政课教师岗位特点相匹配的评价标准,突出课堂教学质量和育人实效的导向……克服唯分数、唯升学、唯论文等弊端。”

  我们必须发挥思政课在立德树人中的龙头作用,把立德树人内化到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引导学生做到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培养学生成为热爱祖国的人、遵德守法的人、逐美而行的人、求真向善的人。

  “两个基本点”:一是上好思政课;二是当好引路人

  首先,上好思政课。《意见》指出,要严格按要求配齐思政课教师,小学低、中年级应配备一定数量的专职思政课教师,小学高年级思政课教师应以专职为主;初中、高中应配齐专职思政课教师。鼓励开展思政课教学、优秀教学设计等比赛和评选,“以赛促优、以研提质,引导广大思政课教师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思政课能否为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归根结底还要看思政课的教学质量。教学质量是思政课的生命线,是“金课”含金量的唯一计量标准。我们不仅要追求“抬头率”,更要追求“走心率”,但绝不能把教学质量简单地等同于“升学率”。如果我们把思政课等同于考试分数,那就无异于“辛辛苦苦地贩卖知识,兢兢业业地误人子弟。”教师必须破除“教政治很简单,照着书本画圈圈”、“背多分”等思想,积极推进案例式、探究式、体验式、互动式等教学,要将知识揉碎变软,用“小火慢炖”的方式彰显思政课的影响。追求“养成”而非“速成”,追求“内化”而非“外塑”,追求“润泽”而非“灌输”,在“慢思政”中达到立德树人的境界。

  我们不能把思政课沦为简单的词句记诵、概念复述,要还思政课一片绿水青山,讲授时既要有“惊涛拍岸”的声势,又要有“润物无声”的效果。只有这样,才能收获学生真诚喝彩声、持久的鼓掌声,甚至是感动时的潸然泪下,知识才能更好地化为信仰,思想才能更好地见诸行动。讲台上的精彩,绝非仅仅是一个教学技法问题,而是教师理想信念、育人情怀、知识素养、教学能力的综合展现。

  第二,当好引路人。就是引导学生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我们决不能培养社会主义制度的掘墓人,不能培养挖我们社会主义墙角的人,要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目标,培养的人才一定要为我们国家服务,要有家国情怀,具有一颗中国心。

  《意见》指出,要加强中小学思政课教师队伍配备管理,“让有理想的人讲理想,有信仰的人讲信仰,师德高尚的人讲思政课”;要全面提升教师素质能力,优先发展中小学思政课骨干教师入党,培养思政课“种子”教师,定期组织思政课骨干教师出国研修,每年支持一批优秀中小学思政课教师在职攻读思政教育相关硕士、博士学位;要创新教师评价激励机制,可实行思政课教师职称评聘单列评审,“中、高级职称评审比例不低于教师平均水平,并向一线教师倾斜”,在教学名师、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等评选推选活动中向中小学思政课教师倾斜,评选一批国家级中小学思政课名师,各地要因地制宜设立中小学思政课教师岗位津贴。从而打造一支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专职为主、专兼结合、数量充足、素质优良、名师辈出的中小学思政课教师队伍。这些都为我们思政课教师指明了砥砺前行的方向。

  习近平总书记说:“思政课是铸魂育人的课程,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思政课,不仅要教在今天,更要面向明天,因为现在的孩子就是未来的中国。我们一定要谨记总书记的嘱托,守好这块立德树人的阵地,上好思政课,当好引路人,努力成为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位的“大先生”,用一辈子上好一门思政课,为学生成长成才点亮一盏引路明灯。

(责任编辑:姚振)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