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山东潍坊:“工作清单+鼓励创新”模式助力近视防控取成效

2022-03-16 来源:人民网-人民健康收藏

  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关系到孩子健康成长和祖国未来。山东省潍坊市作为全国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改革试验区,坚持先行先试,进一步完善综合防控体系,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省教育厅的决策部署,扎实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条件下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从全市全覆盖的视力筛查数据看,潍坊市2020年整体近视率为55.33%,较2018年下降0.5个百分点。

  坚持规划先行 完善综合防控体系

  潍坊市政府高度重视儿童青少年近视问题,印发《潍坊市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成立了由分管市长任组长,教育、卫健、体育、财政等部门组成的领导小组,建立起“政府主导、部门合作、专家指导、家校协同、社会参与、综合防控”的工作机制,并将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总体近视率和体质健康状况纳入对县级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评价范围。市政府主导,市卫健委、市教育局与潍坊市医学会签订协议,由医学会遴选确定符合资质的近视筛查机构,实施中小学生免费视力筛查并建立眼健康档案,全市公办和民办医疗机构广泛参与。精心制定了《教育系统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任务清单》,积极探索实施“工作清单+鼓励创新”模式,明确学校工作目标和保障措施,切实减轻学业负担、强化体育锻炼、改善视觉环境、加强健康教育。同时,鼓励各县市区和学校大胆创新实践,积极探索有益经验。

  强化基础保障 提升工作实效

  一是大力改善视觉环境。联合市卫健委、市场监管局印发《潍坊市中小学校教室照明改造达标计划》,严格落实重点区域采光和照明要求,在部分试点区教室装备光生物护眼灯,全面提升照明质量。

  二是全面加强卫生技术力量。潍坊市教育局积极探索“1333”工作模式,创新配备校医1248名,从多部门遴选“康育副校长”2503名,积极推动健康教育、医校联动、卫生督导等“一揽子”工程,全面守护师生健康。

  三是加大经费投入。市政府将儿童青少年近视筛查纳入民生实事,每年实行一次免费视力筛查,并建立一人一档的眼健康电子档案。2020年投资47.1亿元,新建、改扩建学校43所,投入2.2亿元,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四改”行动,完成学校塑胶运动场地改造47处。

  强化视力筛查 精准建档干预

  潍坊市实施中小学校儿童青少年免费视力筛查全覆盖。市政府将免费视力筛查作为政府民生实事强力推进。2020年,53所医院对106万中小学生进行涵盖裸眼视力和屈光度检查的视力筛查,检查结果及时向学校和学生家长反馈。同时,建立潍坊市儿童青少年眼健康数据平台,将视力筛查数据即时传输,形成精准的学生眼健康档案。2021年,将免费视力筛查向幼儿园延伸,立足早发现、早治疗,提前进行干预。为确保视力筛查准确,市教育局、市卫健委联合开展抽测复核。

  按照义务教育属地管理原则,明确学校学生视力筛查项目和经费来源,将学生的眼科检查费用实现县级统筹,集中管理、统一使用、统一支付,为学生视力筛查工作提供了资金保障。

  开展广泛宣传 营造浓厚氛围

  结合常态化疫情防控形势,充分发挥传统媒体、新媒体、自媒体等载体作用,多层次、多角度利用线上线下宣传近视防治知识,提高全社会对近视防控重要性的认识。自去年疫情复学以来,结合线上线下多种形式,举办社会性公益宣讲443场,邀请专家进进校开展义诊宣传、爱眼科普讲座220场,发放宣传单页10万余份,覆盖学生和家长近200万人次。充分发挥学校的教育主阵地作用,鼓励学校开发近视防控校本课程,以生动活泼的形式向学生传授科学用眼知识和方法,邀请专业人员根据国家文件制定潍坊市近视防控指引和宣传画(学前、小学、中学三个阶段),班班张贴、校校制定指导手册,培养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和书写姿势,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帮助学生树立“自身健康第一责任人”意识,自觉爱眼护眼。将近视防控知识纳入家长课程体系,实现校校全覆盖,引导家长多陪伴孩子户外锻炼,减轻课外学习负担,让孩子的眼睛充分休息。

  聚焦问题导向 多举措夯实育人根基

  一是构建“3+4”减负制度框架,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把学生减负作为发展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印发3个专项工作方案,开展减轻中小学生课外负担、中小学幼儿园开齐开足课程治理和教师有偿补课治理专项行动;完善4项制度,梳理减负22条底线指标并纳入市县两级课外负担监测,制定严格规范中小学日常考试及评价工作15条纪律,建立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管理九项制度,落实小学一年级“零起点”教学刚性约束机制。通过“一县一案”“一校一策”抓减负,全市中小学生课外负担明显减轻。2019年在山东省教育厅24项调查指标中,潍坊市有10项指标居全省第一,其中学生睡眠时间、作业时间、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设三项指标高于全省平均值22%以上。

  二是加快体育课程改革,强化学生体育锻炼。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严格组织每天2次眼保健操,大力开展健康知识“进校园、入课堂”、中小学“大课间”活动和“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全市各级各类学校以“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为载体,全面实施“三课、两操、两活动”,确保活动时间和实际效果,全市中小学生每天锻炼1小时的比例达到100%。将初中学生体育与健康学科成绩纳入高中招生考试范围,为第一组合科目,与语数英科目等值,充分调动了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积极性。把学校开齐开全体育课程纳入县级教育综合督导和校长职级考核范围,倒逼学校落实体育课程。

  三是扎实开展“五项管理”,建立健全综合治理机制。将加强五项管理等规范办学行为纳入县市区履行教育发展职责清单。建立“市级统筹、以县为主、分级负责”的三级协同教育惠民工作机制,开发教育诉求大数据分析及信息智能监控系统,实时抓取群众教育诉求事项中的规律性、苗头性信息,建立包括“五项管理”等焦点问题动态监管机制。

  四是丰富学生锻炼平台,提升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每年开展包含篮排足等10个项目的学校体育联赛,同时,开展24个项目的学生锦标赛。全面开展“全民健身体育活动”,每年7月为“潍坊市足球月”。在教育部体卫艺司指导推动下,与鲁能足校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借助鲁能足校青训专业力量,推动全市校园足球的全面普及和队伍整体水平的提高。

(责任编辑:曹建)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