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为高校大学生学习与发展指导中心喝彩

2012-08-16 来源: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收藏

  近来,有媒体报道,全国各地有许多高校相继成立了“大学生学习与发展指导中心”。指导中心面向校内本科生,整合各类学习资源,通过开展单独辅导、团体培训、专业讲座、特殊项目等丰富多彩的活动,针对不同学习阶段、个体特点和发展需求的学生提供专业化的学习指导、咨询和支持。大学生学习与发展指导中心的出现,为拓宽创新人才培养途径、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提供了新思路。

  众所周知,培养人才是高校的首要职能。学生的学习与发展是学生在课堂内外与学校教育环境不断交流碰撞的结果。很多时候,课堂上四十分钟的“大锅饭”并不能满足学生个体千差万别的需求。因此,课后在第二课堂的“自助式加餐”就显得尤为重要。

  事实上,不少高校为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提供了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机会,并配备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但是,由于缺乏良好的整合机制,这些优质资源往往处于散兵游勇的状态,因此学生在遇到新问题或有新需求时,常常感到无所适从,甚至是问路无门。可以说,大学生学习与发展中心的建立恰逢其时,为解决这一矛盾提供了突破口。它通过搭建组织化、制度化的平台,将“游击队”转变为“正规军”,这种针对不同需求编制“专业小分队”提供“特殊营养配餐”的工作方式,能够更为有效地将第二课堂中的优质教育资源转化为每位学生的学习收获,促进个体成长。

  总体来看,各校的大学生学习与发展指导中心尚处于初创期。许多工作主要还是依托现有学生工作队伍和院系教师的经验“摸着石头过河”,往往是学生急需什么就给什么,头疼医头、脚痛医脚。这样做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大学生学习与发展中心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给学生安排期末答疑和考研辅导,而是要在他们学习与成长的全过程中给予适当的指导和支持,培养良好的学习方法与习惯,形成“终身乐学”的生活志趣。

  因此,要想进一步提升大学生学习与发展指导工作的内在品质,必须加强中心团队的专业化建设和学习型组织建设,不断学习和借鉴国际同行的先进经验,不断将教育、心理等领域的前沿研究成果转化并充实到日常工作实践之中。(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王纾)

(责任编辑:王唯)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