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7年5月国务院决定实行师范生免费教育以来,华东师范大学以培养造就优秀教师和未来教育家为目标,精心设计师范生培养方案,在深化精品课程建设、提升教学质量的基础上,整合校内外实践教学资源,不断创新“三习”( 见习、研习、实习)实践教学模式,进一步凸显师范生能力培养。
一、创新“三习”组织方式,进一步整合师范生实践培养的资源
华东师大始终注重“三习”组织方式的创新,着力提高师范生实践培养的实效性。一是形成院系集中组织实践与师范生自主实践合力。在通过集中组织实践为师范生搭建经验交流和体验共享平台的同时,以师范生自主见习、自主研习与实习等途径充分开发师范生独立学习与实践的能力,为师范生的专业成长和个性化发展创造条件。二是以区校合作等方式加强教育实习基地建设。在不断扩大实习基地规模的基础上,通过定期召开实习基地研讨会,加强与实习基地的沟通与交流,不断提升实习基地建设水平,目前已建立规范化的教育实习基地127 个。近年来,学校专门设立了“基础教育与教育实习研究基金项目”,资助实习基地教师开展教育教学问题的相关研究,使其在研究过程中得以锻炼和提高;至今已累计立项100多项,资助经费达100余万元。三是着手建设师范生顶岗实习基地。学校通过调研,在充分了解国内师范院校开展顶岗实习工作相关情况的同时,先后赴贵州、云南、甘肃、陕西、新疆、江苏、河南等地了解当地中小学对师范生顶岗实习的意见与建议,并组织专题研讨,就顶岗实习试点工作方案进行充分讨论。
二、创新“三习”指导方式,进一步激发师范生实践培养的活力
华东师大始终注重“三习”指导方式的创新,着力提高师范生实践培养的针对性。一是实施“三习”兼职导师制,加强“人导”。在以学校带教老师和实习基地指导教师共同指导为主的传统教育实习模式的基础上,学校聘任一批优秀中学教师担任兼职导师,全过程指导师范生的见习、研习和实习,切实提高师范生“三习”的效果。二是建设师范生教学技能训练与实验研究中心,加强“技导”。学校按照中小学现代教育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要求,专门筹建了师范生教学技能训练与实验研究中心,从现代教学环境体验、普通话测试、教学案例收集与开发、多媒体素材、实践教学成长档案存储等方面,为师范生教育教学能力与技能提供全方位、全过程的指导。三是开展基于远程视频会议技术的远程课堂教学观摩与研讨,加强“网导”。通过开展基于网络的师范生自主见习、研习,充分发挥网络资源对师范生实践锻炼和教学技能提升的重要推动作用。
三、创新“三习”实施方式,进一步拓展师范生实践培养的平台
华东师大始终注重“三习”实施方式的创新,着力提高师范生实践培养的拓展性。一是实施以体验为基础的专题见习。学校结合师范生课程学习的阶段性进展和要求,以观摩学校、看课听课、评课研讨和反思总结等形式,组织学生到实习基地开展专题见习,切实增强师范生阶段性学习的效果。二是实施以项目为驱动的课题研习。学校依托大夏大学生科研基金项目,以经费资助等形式鼓励师范生以团队方式围绕教育教学问题开展课题研习,不仅激发了师范生开展教育教学问题研究的兴趣,而且使师范生在课题研习中提升了教育教学科研能力。2008年,师范生研习项目达290项,资助经费近百万元。三是实施“师范生卓越人才培养项目”。 通过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等国内外知名大学签订合作协议,选派优秀本科师范生参加跨国(境)跨校交流培养的实践项目,为其提供教师教育短期课程学习、大中小学参观考察与体验等活动。目前,近100名师范生已经或者即将进入国内外知名大学参加为期三个月到一年的学习与实践锻炼。
(责任编辑 张岩)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