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
我叫宋端树,来自天津科技大学艺术设计学院,06级硕士研究生。
1982年,我出生在苏北的一个农村家庭。“你无法选择你的出身,但你却能选择以怎样的姿态去让自己生活得更好”这是我的生活格言,也是我的生活态度――即从不抱怨,永远乐观、积极向上。
我和绝大多数的同学一样,先上小学再上初中,不同的是初中之后我没有选择高中,而是中专,因为当时我想早点参加工作,以减轻家中的负担。由于自己爱好美术,1998年初中毕业,考入四年制的国家级重点中专――苏州工艺美术学校(现苏州工艺美术学院的前身),这件本该让人高兴的事情,并没有让家人高兴多久就开始为我的学费发愁了。那年的九月,从我独自提着简单的行李一个人挤上南下求学列车的那一刻起,我就明白了延伸在脚下的将是怎样的一条坎坷路。可是连给自己考虑的时间都有没有,心里仅有一个信念:走下去!当很多同学享受父母接送的时候,我已经开始了我的自立生活,当很多同学在以各种各样的形式享受周末的时候,我在为生活奔波。我努力学以致用为家庭减轻负担,在学校开设的国画课程结束后,我就画了一些国画拿到夜市上去摆地摊,当时,我很害怕被同学、老师看到,怕他们会看不起我,偶尔碰到同学,我会心惊肉跳,脸红的不敢抬头……不过后来想想,贫穷不是我的错,不能勇敢的面对贫穷才是我的错,再说这样做是为了减轻父母的负担,更是为自己顺利地完成学业。也清楚的记得,连续好几个晚上都没有人光顾我的“摊位”,但是我始终坚持出摊,也坚信只要有卖的就肯定会有买的。在没有社会经验、也没有经济头脑的情况下,一幅标价10元的国画被一位民工叔叔狠狠地刹到2元并成功交易。天呐,一张宣纸还要1元多,这和按斤出售没有什么区别啊!就这样,我迈出了成功的第一步,由2元一幅到5元、10元甚至几十元一幅,积累了经验就开始由地摊转向画店。后来学校的篆刻课程结束了,我就到街头给人家刻名字;纤维艺术课程结束了,我就给别人设计编制壁画……边学边卖,这样,我可以自己解决生活、学习上的开支,并为学费准备着,也督促了我努力学习!
我是一个热心集体事务的学生,当时还担任班级的班长、学生会的常委以及学习部部长的职务。校外的打工、校内的工作,丝毫没有影响我的学习,每学期成绩均为班级第一名并获得奖学金。由于工作出色、学习优秀,曾被评为“苏州市三好学生”、“苏州市优秀学生干部” 等荣誉称号。
一心想工作为家庭减轻负担的我,想提前一年感受人才招聘。于是,我兴致勃勃地准备了几份简历,整理着装之后就前往人才招聘市场。本以为凭借自己优秀的学习成绩、众多的获奖证书和打工经验,会有个不错的收获。结果,事与愿违,我被人才市场的保安拒之门外,说我的简历只能进劳务市场,这里是人才市场。天呐,鬼才知道那门口还有个牌子上面写着:“非本科生不得入内”,灰溜溜的离开了,并暗自告诉自己,我还会回来的!也正是这个打击,将我送到了人生的岔路口,是选择劳务市场,还是选择继续深造?若就业,面对激烈的社会竞争,一个小中专生又能找怎样的位置?若深造,考上大学,一个农村的家庭又如何负担艺术类高校昂贵的学费?一系列的问题摆在了我的面前,经过反复的思考,我决定:要高考,学费要自己解决。
那一年,我除了和其他同学一样完成正常的课程、毕业设计、毕业论文等,还要自学与高考有关的课程。另外将原来饥不择食的打工转变为学习型打工,由原来家教个别辅导转变为开办辅导班群体辅导等等!我在没有拖欠学校一分钱学费的情况下顺利完成学业,在获得了优秀毕业生、优秀毕业设计的同时,我的银行账户第一次出现了5位数的储蓄。
2002年7月我参加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考试――九门文理大综合,对于一个所学课程与高考毫无关系的中专生来说是个极大的挑战。经过一年昏天暗地的苦拼,我收到了烫金的天津科技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圆了自己的大学梦。
2002年9月,我又一次独自背上行囊离乡求学,来到了天津科技大学―― 一个令人向往的殿堂,一个自强自立的学府,一个成长成功的象牙塔……面对学校里宽敞明亮的教室、藏书丰富的图书馆、随时向学生开放的实验室、铺着塑胶跑道的现代化运动场等等这些优越的条件,我没有其他同学那么潇洒,我知道自己还需要继续为生存而战。因为那5位数的银行储蓄在交完学费和住宿费之后已经所剩无几了。
2003年的春天,父亲患骨癌住院手术,农村的家庭收入状况本来就不好,父亲患病后,做过几次大手术,巨额的医疗支出,使家中早已入不敷出,家庭的变故也使我感到巨大的压力。
面对重重的困难,我从不退缩和逃避,以积极的心态坦然面对。因为我知道只有摆正心态、下定决心,否则生活永远不会改变。一直以来,我都是在处理好学习和工作的同时,利用课余时间和假期靠自己的专业特长做多种兼职,来解决自己的衣食住行!我可以自豪的告诉大家,大学的四年我没有从家里拿过一分钱!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通过老师们的帮助和自己的不懈努力,成绩始终排名专业第一,并获得六次一等奖学金,以及“联通奖学金一等奖”、“国家奖学金一等奖”等。
2005年12月,我的老师在课上说到有一位残疾人求助,需要一部特殊的轮椅解决生活中的障碍,我当时就接下了这个任务,之后成立一个七人工作小组,多次深入残疾人的生活,了解情况发现问题,以便设计出最佳方案。几个人一直在学校忙到离过年还有三四天才回家,大年初六又匆匆赶了回来。工作组的成员都是毕业班学生,大家由于考研、找工作等原因相继离开工作组,最后剩下我一个人,倍感压力与责任。在由图纸到产品成型的过程,遇到了很多困难,如购买机器零配件、加工、经费、以及跨专业的知识等等。通过咨询有关专业老师,在家人、亲戚、朋友的帮助下,在上海的一家企业里奋战了一个多月,前后历经半年时间,最后一辆崭新的“多功能电动轮椅”终于诞生了,而我却病倒下。在整个设计制作过程中,我拿出“天津市十佳大学生”的奖金2000元来帮助这位残疾人,另外病倒两次花去医药费近千元。
在06年3月底4月初,天津市教委组织了“十佳大学生事迹报告团”进行宣传大学生的优秀事迹,在报告团和轮椅之间,我选择了去上海为孙述兵做轮椅。因为我觉得踏踏实实地做点实事比宣传自己更有意义,报告团少了我不会影响精彩,但是那个残疾人却更需要我的帮助。
我永远忘不了06年5月将轮椅送到孙述兵家的那一天。那天天气很热,可是坐上了轮椅的孙述兵却执意要出去转转。在我和同学老师的陪同下,她来到了大街上,看见了久违的街道、陌生的花草,外面明媚的阳光令她感动得流下了眼泪,她的母亲也哽咽的说不出话来。这让我心酸而又欣慰。能帮助这么需要帮助的一个人,我觉得制作轮椅过程中的那些困难根本不算什么了。
在那之后,我经常和她电话联系或者登门看望她。如今患者床边的那扇窗已不再是她的全部风景了,20多年没有下床的她可以自乘这部轮椅出门欣赏津城美景、沐浴阳光了……
谢谢!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