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职教助学政策惠及宿豫职校生

2007-12-14收藏

江苏省宿豫职教中心

(2007年12月)

  宿豫地处苏、鲁、豫、皖交界处,是江苏省经济欠发达的县、区之一。2003年以来,宿豫区委、区政府以富民强区为宗旨,大力实施“科教兴区、职教兴教”战略,掀起了全民大办职业教育的热潮。学校校园由原来68亩扩大到300亩,并投资1亿多元,建成10000m2专家楼、12000 m2实训楼、20000 m2综合楼、6000 m2实习工厂、6600 m2餐厅楼、400m标准化塑胶跑道运动场等,校园建筑面积达到8.6万平方米。同时投资2000万元添置了机械、电子、汽修、烹饪、服装、计算机等专业的设备,并于2003年11月率先在全市通过省级合格职教中心验收;2004年创成国家级重点职业中学; 2005年以来先后被国务院扶贫办认定为“国务院扶贫办劳动力转移培训示范基地”,被科技部认定为“国家星火学校”; 机械加工技术和电子技术应用两个专业创成省级示范专业;电子技术应用专业被省教育厅确定为技能型紧缺人才培训基地。今年7月又被国家教育部确定为“全国首批中等职业教育德育工作实验基地”。目前,学校共开设机械加工技术、电子技术应用、汽车维修、数控、计算机技术、机电一体化等18个专业,在校学生11192人,教职工412人,其中专任教师356人,教师学历达标率92%。学校已形成集高职、中职、技师人才培养、短期培训于一体的多层次办学格局,并保持与南京化工职业技术学院、徐州财经高专等高职院校以及台湾王品集团、江阴长电集团等一批大、中型企业加强合作,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100%,高位就业率逐年攀升。多次获得“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江苏省职业教育先进集体”、“江苏省德育先进学校”“宿迁市职业教育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学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办学层次的日益提升,得益于国家扶持职业教育的政策,特别是职业教育助学金政策的实施,让大批面临失学的初中毕业生重新燃起求学的希望。江苏省从2004年起实施职业教育助学工程,全省每年资助3万名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接受中等职业教育。今年国家职业教育助学金政策又有新的调整,受助面也由原来的部分特困生扩大到所有学生,而我们宿豫区是全省重点帮扶的贫困县(区)之一,因此我校的学生绝大部分是贫困生。为将这项惠及千家万户的民心工程实施好,学校组织全体教职工加大宣传力度,营造宣传氛围,使职业教育助学金政策家喻户晓,让广大初毕业生和农村经济困难家庭都能了解职教助学金政策。

  为保证国家及省职教助学金政策落实到位,切实让家庭经济贫困的学生得到资助,我们按照上级文件精神,认真组织,规范操作。                                        

  首先,面向全区初中毕业生发出《关于职业教育助学金政策致初三学生和家长的公开信》,把各级文件有关精神传达到每一位学生和家长,坚持公开、透明、公正,用足政策,切实让家庭困难的学生能够顺利完成学业,并及时就业。

  其次,认真组织申报。享受省职教助学金学生的遴选、申报、审批工作由各初中会同教育局负责,后期的助学金发放工作由我校负责。国家助学金名额由我校按照规定的程序申报。享受省职教助学金的学生,每人每学年得到2000元补助,其他享受国家职教助学金的一、二、年级学生每人每年可得到1500元的资助。同时,学校要求每位享受职教助学金学生填写受助承诺书,让他们从受助之日起,就要感受到党的温暖,树立学成之后报效祖国,致富家庭的理想。

  再次,认真履行专款专用。根据国家及省有关文件精神,学校严守财务纪律,规范操作,上级拨付的助学金,确保与受助人完全一致,并在公示栏内公示,一切公开、透明。学校为受助学生每人设立一个帐户,按月将助学金打入学生帐户,由学生刷卡领取。目前9-11月份国家职教助学金已经发放到受助学生手中。

  除用好国家职教助学金、省职教助学金外,学校广大教职工积极捐款捐物。多年来,学校教职工为贫困生捐款捐物总价值达20多万元,仅今年上半年就为贫困生先后五次捐献达四万多元,如今这种献爱心活动已内化为全体教职工的自觉行动;同时学校广泛与社会各界联系,仅今年上半年先后就有苏州“书香世家”会所、市人口与计划生育委员会为“春蕾生”捐款捐物达3万余元。

  国家职教助学金政策的实施,让广大贫困家庭子女摆脱贫穷的困扰,继续学习,有效地解决家庭经济负担,为一大批想学习而又无力承担学费的孩子提供学习机会,从而大大激发了广大学生的学习热情,他们格外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不辜负党和政府对他们的关心,发奋苦读,力争早日成才,为家庭早日脱贫致富作贡献。

  目前,我校第一批省职教助学金受助学生都已经走上就业岗位,他们以其良好的品质和过硬的技术,深得用人单位的好评。家住宿城区龙河镇乔庄村来东组的徐越,是我校04级计算机专业毕业生,该生母亲病故,从小就跟着爷爷、奶奶生活,当她升学无望,准备外出打工时,是职教助学金让她又回到课堂,由于该学习优秀,学校推荐她到金和科技(宿迁)有限公司实习,因表现突出,实习期满后被公司留用,现为金和科技(浙江)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培训专员。

  06级电子电工班学生孙静出生在宿豫区的一个农村家庭,家里有四口人,母亲由于长年劳碌,身体一直不好,妹妹正在上初中,父亲在外做工时不慎从工地的脚手架上跌下来,在病床上一躺就是3个多月,为了支付昂贵的医药费,家里值钱的东西都变卖了,还欠了1万多元的外债,父亲也因此不能做重体力活。为了这个家,初中刚毕业的她就踏上了往南京打工的列车。后来,孙静初中的班主任老师高兴地告诉她国家出台职教助学政策,建议她上职中,不仅花钱少,又能学到技能,班主任的话再一次激起了她深埋在心底的想上学的渴望。来到学校后,孙静非常珍惜这来之不易的上学机会,她深感国家、学校、老师对她无微不至的关怀,发奋学习,每学期都是“三好学生”。

  06级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王莎莎,出生在宿豫农村的一个普通家庭,家里有7口人,上有年迈的、一直是个“药罐子”爷爷奶奶,下有正在上学的弟弟、妹妹,母亲常年体弱多病,一家人的生活来源仅靠种几亩地和父亲平时打点零工来维持家里的正常生活。由于家境贫困,一直靠政府、学校、老师和一些好心人的资助,勉强让她读完了初中。是国家职教助学金政策,让她再次走进课堂学习知识、学技能。在宿豫职教中心学习期间,她不仅享受国家职教助学金,而且得到学校的支持、老师的关怀和同学的帮助。周末,学校安排她搞勤工俭学贴补生活;假期里学校又安排她到企业见习,获取一定报酬。王莎莎同学没有辜负党和国家的关怀,没有辜负学校殷切希望,刻苦努力,成为品学兼优的好学生。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