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10.为什么强调防止和纠正幼儿园教育“小学化”?

2025-05-19 来源:教育部收藏

  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对于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和学前教育质量提升产生了诸多不良影响。

  一是损害幼儿身心健康。采用“小学化”的教育方式,或提前教授给幼儿小学阶段的课程,不符合幼儿的学习特点,并且超出其发展水平和认知能力,难以形成有意义的学习,甚至引发厌学倾向。

  二是禁锢幼儿思维发展。“小学化”的教育活动,主要是让幼儿以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等方式来掌握知识和技能,会扼杀幼儿的好奇心和兴趣,不利于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培养,使他们缺乏积极主动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是不利于培养幼儿良好学习习惯。在“小学化”的教育活动中,幼儿对所学知识不感兴趣,形成注意力不集中、不爱思考等习惯。“超前学习”的幼儿进入小学后,可能会因为学习任务简单而不专注、不投入,久而久之养成不良的学习习惯,影响后继学习与发展。

(责任编辑:尹瑜瑜)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