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国家关于“全面改薄”的安排部署,我省高度重视、统筹协调、周密部署、扎实推进,按计划完成了“全面改薄”年度工作任务。认真总结经验、查找不足、整改提高,并对下一阶段的重点工作进行谋划和部署。
一、2015年工作开展情况
(一)强化组织领导
充分发挥“全面改薄”领导小组的职能作用,教育、发改、财政等部门各司其责、沟通协作。指导各市、县实施年度规划,协调调度、监督管理项目实施情况。进一步明确任务分工,强化 对本地区“全面改薄”工作的统一领导和协同推进,确保按规划推动任务完成。
省委、省政府将“全面改薄”及均衡发展、农村初中及留守儿童寄宿条件改善工程列入2015年民生实事,省财政安排专项经费给予支持,强化统筹规划、绩效考核和督导检查。召开全省“全面改薄”2014年数据审核汇总会,“双月报”培训推进会。指导各市、县健全工作机构,完善规章制度,落实项目规划、资金投入、组织实施、管理监督等各个方面的主体责任。市(州)指导县(市、区)制定“全面改薄”年度工作计划或实施方案,加强督促和协调;县(市、区)组织实施,承担项目建设、资金使用、工程质量监督、资产管理、校舍信息采集录入等具体工作;建设、勘察、设计、施工与工程监理等项目参与单位各负其责。形成政府统一领导、市县分级负责、部门协同推进的工作机制。
(二)组织实施项目规划
落实国家工作要求,结合本省实际情况,划定项目实施范围,坚持三项原则:一是抓统筹,不搞小而散的工程,实施项目组合,将各种资金捆绑使用,建设一所达标一所;二是重实用,管好经济账,使资金发挥最大效益;三是促均衡,立足长远效益,促进教育公平,以“全面改薄”工作成果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三)积极筹措并用好资金
根据年度规划预计统筹的资金规模,由中央、省、市县投入筹集。2015年共落实中央和省级专项资金11.15亿元,比2014年增加2.52亿元,增长29%。其中:中央专项资金增加0.4亿元,增长5.3%;省级专项资金增加2.12亿元,增长187.6%。要求市、县依法落实发展义务教育主体责任,切实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保证应由本级投入的资金及时足额到位。加强资金核算、拨付、使用管理和审计监察力度,做到专款专用、使用安全。
(四)强化项目管理
会同省发改委、省财政厅,印发吉林省“全面改薄”项目管理指导意见和资金管理办法,实行项目进展“双月报”等9项工作制度。针对“全面改薄”工作覆盖面广、项目周期长、涉及环节多等特点,要求市、县对基建项目工程从地基放线、基础验槽、主题验收到竣工验收等,每一道环节都要由权威部门及专家进行现场监督和验收。市、县严格遵守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落实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合同管理制和质量终身制等规定。加强应急防范和处置能力建设,制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建立应急事件的快速反应机制,做到不把事态扩大,不把矛盾上交。在设备采购项目实施过程中,严格按照采购程序,合理利用项目资金,提高资金利用率。
(五)强化监督检查和工作宣传
严格执行国家“双月报”制度,结合推进民生实事工作任务,实行“月报”、“半月报”调度,接受教育部和省政府对包括“全面改薄”在内的民生领域重点工作指标实施情况专项督察,实行全过程、全方位的监管,形成县级自查、市级抽查、省级督查的工作机制。加强统筹指导、定期调度,及时掌握各地区工作进展情况。严控实施范围,严管项目资金,兼顾质量和进度。2015年,我省有38个县(市、区)通过省级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占县(市、区)总数的63%,超额完成年度民生实事任务;其中 34个县(市、区)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评估验收,占56.7%。健全信息公开制度,主动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完善工作信息网,遴选推荐工作进展好的县(市、区)网上展播,推动形成良好的工作氛围。
二、2015年工作成效
(一)项目规划实施
1.项目规划及完成情况。2015年,我省规划校舍建设类项目554个,规划建设总面积92.1万平方米。其中:新建、改扩建项目548个,占98.9%;总面积89.8万平方米,占97%。规划项目学校458所,已开工学校358所,占78.2%;已开工面积72.8万平方米,占79%。竣工学校222所,占48.5%;竣工面积50.5万平方米,占54.8%。规划设施设备采购类项目总金额3.2亿元,正在按计划实施过程中。
2.中央资金项目安排落实情况。2014年,我省规划校舍建设类中央资金项目523个,占79.7%;已开工学校224所,项目234个,面积42.1万平方米,占45%。竣工学校187所,项目186个,面积32万平方米,占36%。规划设施设备采购类项目总金额1.6亿元,正在按计划实施过程中。2015年,我省规划校舍建设类中央资金项目249个,占47.6%;已开工学校170所,项目187个,面积45.1万平方米,占49%。竣工学校125所,项目130个,面积28万平方米,占30%。规划设施设备采购类项目总金额1.4亿元,正在按计划实施过程中。
(二)成效及体会
实施“全面改薄”工作两年来,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得以加快推进,教育资源配置进一步优化,城乡之间的差距不断缩小,为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全面改薄”作为重要的教育民生工程,越来越深入人心,全社会对义务教育的认同感和关注度普遍增强。在推进工作中,我们也形成了一些共识:其一,各级党委和政府高度重视,是开展工作的根本保证。其二,深入学习领会全面改薄的精神实质,是做好工作的重要前提。其三,加强统筹部署和科学规划,是推进实施的关键环节。其四,各部门协同推进和社会关注支持,是落实任务的重要动力。其五,完善政策措施和制度建设,是推进工作的重要基础。其六,加强监管和宣传,是促进工作的有力保障。
三、存在问题和下步工作思路
(一)问题和建议
1.工程项目规划变更。“全面改薄”项目规划时间跨度较大,随着当地政府对城乡建设发展规划的调整,以及受不可抗力等因素影响,可能会产生项目选址、建设规模、建设期限、资金投入等方面的变化。
工作建议:国家制定相关政策,对此类情况出台应对要求。
2.工程造价有所变化。“全面改薄”规划校舍建设类项目投资以启动时的标准及市场价格测算单位造价,随着建筑市场及人工费用等调整变化,工程造价有上涨趋势。
工作建议:国家制定相关政策,加大对经济欠发达省份的资金支持力度,在适度倾斜方面给予考虑。或在实施全面改薄的基础上,针对经济欠发达省份再实施一批重大专项。
由于物价上涨、人工费、税金等因数的变化,建议对经济欠发达的地方给予适当经济调整。
(二)2016年工作思路
落实国家的部署和要求,结合实施省政府重点目标责任制和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如期完成“全面改薄”年度目标任务。
1.列入重要工作日程。将“全面改薄”作为重点工作和重大项目纳入“十三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落实国家和省委、省政府的要求,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和执行力,统筹推进项目实施。
2.完善管理制度强化实施管理。全面落实国家出台的《专项督导办法》,制定实施方案,组织培训学习。指导市、县完善配套政策和规章制度,确保各项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3.加强组织协调和前期准备。在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省及市、县“全面改薄”工作机构的作用,切实履行工作职责,建立协调会议、定期通报、监督检查、总结考核等工作制度,多方争取工作支持。
4.强化监督检查和评估验收。落实“双月报”制度,加强日常管理和工作调度,对项目招标采购、资金使用及拨付等实行动态监管。结合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验收,联合开展“全面改薄”中期督导检查,实施绩效目标考核评估。
5.加强工作宣传和经验交流。在当地教育部门网站及主流媒体公开年度“全面改薄”实施计划,及时向社会公开项目实施的信息,认真听取吸纳各方面的意见,主动接受社会监督。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