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高提案〔2020〕77号
您提出的《关于在高校本科阶段所有专业开设国史通识课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教育部采取一系列有力措施,不断推动高校加强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以下简称“四史”)教育教学,积极培育青年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1.加强相关课程建设。一是依托思政课加强相关教育教学。认真落实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精神,于2020年3月印发《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先行试点工作方案》,指导推动各地各高校全力办好思政课这一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开好“四史”选择性必修课程。目前,全国高校已在本科生中全面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必修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并统一使用相应的中央马工程重点教材,帮助大学生认识近现代中国社会发展和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进程及其内在规律,了解国史、国情,增强大学生对于“四个选择”的理解和认识。二是依托一流课程建设“双万计划”。目前已支持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武汉大学、首都师范大学等一批高校建设 “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纲要”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面向社会开放。
2.加强相关专业建设。一是2018年发布包括历史学、中国共产党历史等专业在内的相关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明确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师队伍、教学条件等方面要求,同时推动高校依据国标修订相关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完善课程体系,提高相关人才培养质量。二是依托一流专业建设“双万计划”,目前已支持复旦大学、南京大学、武汉大学等高校的历史学专业和中国人民大学、湘潭大学、延安大学等高校的中国共产党历史专业列入国家级和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带动相关专业建设水平的整体提升。三是加强相关教材建设。加快马工程相关重点教材修订工作,教育部负责的马工程重点教材《中国古代史》已完成修订并投入使用,目前正配合中央宣传部对马工程重点教材《中国近代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国近现代史纲要》3种教材进行修订。
3.加强相关教师培养培训。从2007年开始,教育部会同中央宣传部每年举办包括“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在内的高校思政课骨干教师培训,目前已累计培训1万余名高校思政课骨干教师,为推动党的创新理论“三进”、提高思政课质量和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2019年4月创办“周末理论大讲堂”,开展包括“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在内的示范教学和教学建议,不断强化示范授课的引领带动作用。该讲堂至今已开办39期,成为全国高校思政课教师学深悟透党的创新理论以及开展思政课示范教学、集体备课的重要平台。
下一步,教育部将继续加强“四史”教育教学,推动高校讲好包括“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在内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开好“四史”选择性必修课程,加强相关教材建设和教师队伍建设,帮助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感谢您对教育事业的关心和支持!
教育部
2020年9月21日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