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基提案〔2021〕447号
你们提出的《关于普及十二年义务教育的提案》收悉,经商国家乡村振兴局,现答复如下:
关于推进12年义务教育的建议,近年来教育部会同有关部门进行过多次专门研究,并广泛听取了社会各方面意见。总体来看,目前实施12年义务教育的条件尚不成熟,应在一段时期内巩固和完善9年义务教育制度。
一是从中央的决策部署来看,2018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调整优化结构提高教育经费使用效益的意见》(国办发〔2018〕82号),明确提出“严格执行义务教育法,坚持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制度,严禁随意扩大免费教育政策实施范围”。二是从我国的基本国情来看,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我国仍然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立足于这一基本国情和社会主要矛盾,当前和未来相当长一段时期,应坚持实事求是、守住底线,合理利用有限资金,解决好义务教育“乡村弱、城镇挤”和优质均衡发展等突出问题,办好办强九年义务教育。三是从基础教育的现状来看,我国义务教育普及时间较短,巩固普及水平、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农村边远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基础还比较薄弱。义务教育本身面临结构调整的巨大压力,进一步优化公办、民办结构比例,需要大量财政投入。四是从坚持教育的公益属性来看,我国高中教育阶段长期保持低收费政策,有效减轻了人民群众教育负担。如2019年全国普通高中生均一般公共预算教育经费为1.78万元,而公办高中收费一般在1000—2000元,群众承担部分占比较低。同时,我国还有较为完善的学生资助政策,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给予资助,努力保障学生持续接受教育。五是从国际比较来看,世界各国实施义务教育、免费教育的年限、范围和标准不尽相同,没有统一模式。中高收入、高收入国家和地区义务教育平均年限分别为9.8年、10.4年。从我国发展水平看,实行9年义务教育是适当的。
你们提出的关于尽快普及高中义务教育的建议,是希望加快发展高中阶段教育,特别是加大对农村地区青少年入学的保障力度,从而不断提高农村地区居民受教育年限和整体素质。下一步,教育部将结合巩固提升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水平、加强县域普通高中建设、推进实施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等工作,进一步加大对普通高中学校的支持力度,促进城乡高中教育均衡发展。
一是加快改善普通高中学校办学条件。加大普通高中改造计划实施力度,完善资金分配办法,重点支持中西部地区新建或改扩建一批普通高中学校,扩大教育资源,改善学校校舍条件。同时,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省份的指导力度,确保各省(区、市)普通高中生均公用经费拨款标准于2022年前全部达到每生每年1000元以上的要求。
二是实施“县域普通高中发展提升计划”。研究制订《县域普通高中发展提升计划(2021-2025年)》,聚焦县域普通高中突出短板,全面加强县域普通高中学校建设,以教育基础薄弱县为重点,进一步完善教育经费投入机制,实施县中标准化建设工程,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健全教师补充激励机制,严格规范招生管理,全面化解普通高中大班额,加快消除大规模学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整体提升县域普通高中办学水平。
三是加快实施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到2022年,确保全国各省(区、市)全面实施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指导各地围绕深化课程教学改革、加强学生发展指导和完善考试评价与招生制度等重点任务,系统推进普通高中教育改革,全面提升育人水平。加大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国家级示范培训和中西部专项培训力度,加强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国家级示范区和示范校建设,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整体提升普通高中新课程实施能力。
感谢你们对教育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教育部
2021年10月26日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