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继森]:古书中词语的特殊读音问题
2007-05-24收藏
问题:尊敬的领导同志: 你们好!我是一名小学教师,向你们反映一个非常紧迫的问题:教材中出现下列情况,怎么处理字的读音:
1、《长歌行》中“?j黄华叶衰”一句中的“华”人教社教材注同“花”,没有注音。请问读一声还是二声?“衰”在这里读“shuāi”还是“cuī”?
2、“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最后一个“知”读一声还是四声?
对于通假字,中学老师一般都认为同古读按照所通的字音处理。可是《现代汉语词典》和《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规范了现代汉语读音,我们是遵照规范之后的读音还是采用古读音? 我们使用的教材回避通假字的读音,回避古今音变的问题,这类字一律不注音;相应的教参上很多字都提出来注音,提醒老师怎么读,可是遇上古今音和通假字统统不提示。请问我们怎么处理?
答复:教育部、国家语委已立专项对古书中词语的特殊读音问题进行研究,该项目涉及到您反映的这些读音问题。它主要是研究分析我国古代文献里存在的异读字(词)、多音字(词)、假借字、破读音、押韵读音等特殊读音问题。在此基础上将研制《基础教育文言特殊词语读音规范》,便于中小学教师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