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互动

[李明国]:我们有必要进一步明确单纯词与合成词的区分标准。

2007-07-31收藏

  问题:朝鲜族中学《汉语文》教材中对叠音词的解释是,“单音节无意义,叠用后才能表达意思;单音节本身有意义,叠音后意义不变):如:爸爸、姐姐、哥哥。”黄伯荣主编的大学《现代汉语》教材中对重叠式的解释是:“由两个相同的词根相叠构成。例如:姐姐、哥哥……。”[2]这里出现的“姐姐”、“哥哥”到底是单纯词还是合成词?朝鲜族中学《汉语文》教材认为它是单纯词;大学《现代汉语》教材认为它是合成词。基本概念的矛盾势必带来学习与教学的麻烦。我们有必要进一步明确单纯词与合成词的区分标准。确定“爸爸”、“妈妈”等类词是单纯词还是合成词。不知道其他民族的《汉语文》教材是怎么写的.是不是国家研究这一问题,解除分歧呢?我是朝鲜族,学的是《汉语文》到了大学中文系学了《现代汉语》发现有不同,我本人认为其中一个肯定有问题,我也写了论文,(毕业论文)如果需要可以把全文发到关心少数民族教育中《汉语文》教学的领导信箱里。

  答复:您关注的“‘叠音词’术语的界定”问题在学术界存有争议,不同的教材有自己的理论与知识体系,不过,黄、廖本《现代汉语》对“叠音词”和“重叠式合成词”的界定较为通行:前者是相同音节重叠而构成的单纯词,后者是相同词根重叠而构成的合成词;单独的音节是无意义的,而词根是有意义的。您的问题反映出如何处理语言知识的教学体系和专家体系的关系问题。你若有兴趣,可对此进行深入研究。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