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简报〔2010〕第1期
2009年12月中旬,国家语委在北京举办了“雅言华章,和谐中华――新中国语言文字工作60年成就展”,全面系统地展示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取得的成绩和经验。60年来,党和政府大力推广和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目前,我国全部人口半数以上具备普通话应用能力,68%掌握汉语拼音,95%以上的识字人口使用规范汉字,初步实现了语文现代化。
展览分为六大专题。第一专题“工作任务的确立和工作制度的形成”,简要介绍语言文字工作改革和发展的关键阶段及其标志性事件、语言文字的法律法规体系和语言文字工作机构沿革。第二专题“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普及与提高”,全面展示推广普通话、整理和简化汉字、推行《汉语拼音方案》、现代汉语规范化工作的历程和成绩。第三专题“语言文字应用管理的基本措施”,重点介绍依法推进语言文字规范化的三项基本措施――目标管理、量化评估,语言文字水平测试和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活动。第四专题“语言文字标准化和信息化建设”,主要呈现60年来制定的语言文字规范标准、科学研究以及语言资源监测与建设、语言文字政务信息化等方面的成果。第五专题“中华诵:语言文字与弘扬中华优秀文化相结合的新开拓”,充分展现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十七大提出的加强文化建设、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精神,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采取的推广普通话、推行规范汉字的新举措和新成果。第六专题“语言文字的交流与合作”,重点展示改革开放以来大陆(内地)与台港澳地区及海外在语言文字方面的交流。此外,新中国成立60年来的民族语文工作和盲文手语工作的成就也在此次展览中得到呈现。
展会提供了江苏语言资源有声数据库展示平台等多个触摸屏。观众可以体验汉语七大方言以及蒙古、藏等民族语言中共同生活词汇的不同说法等,从而切实体会到推广普通话、推行规范汉字和构建和谐语言生活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另外,通过大屏幕循环播放由教育部语用司组织拍摄的《汉语拼音50年》《史说汉字》系列节目及宣传片《雅言华章、和谐中华―新中国语言文字工作60年掠影》等。北京小学的学生们担当了此次展览的义务解说员。在展会现场开辟的普通话水平测试、汉字应用水平测试、朗诵艺术水平考试等3个现场模拟测试教室受到参观者的热烈欢迎。参观展览的领导、专家学者及各界人士纷纷表示,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之际,举办这样的展览非常有必要和有意义,可以系统回顾和梳理过去的成绩和历史经验,对未来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期间,国家语委还举办了“国家语言政策国际论坛”。语言文字专家学者、部分外国大使馆文教官员及相关人员参加了论坛。会上,有关专家学者对新中国的语言政策、语言立法和语言规划作了比较全面、简要的回顾和说明,提出中国是一个多语种、多文种的国家,中国民族语文的基本政策是保护少数民族语言,构建语言和谐是新时期民族语文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与会人员特别提出,近年来开展的“中华诵”系列活动,很好地结合了语言与文化互为载体的特点,已成为语言文字工作和弘扬祖国优秀文化传统的有效途径。法国、俄罗斯、英国驻华使馆分别派员在会上介绍了本国的语言政策等有关情况。
(责任编辑 傅佩佩)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