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简报〔2010〕第25期
自2002年我国成功申办2010年世博会以来,上海高校充分发挥人才智力优势,积极抢抓机遇,勇担国家责任,通过参与工程设计、构建研究平台、培训急需人才、提供决策咨询、策划主题论坛、弘扬世博文化等形式,全方位、多层次服务世博会。
――发挥学科优势,担纲重大设计。几年来,上海理工类高校围绕世博会的主题演绎、总体规划、园区规划、最佳实践区、道路交通、地下空间利用与防灾、历史性建筑保护、黄浦江苏州河水体生态修复及工程管理咨询、主题馆与中国馆设计等方面,全方位、全时段、前瞻性地开展服务。同济大学举全校之力,累计承担上海市人民政府及其职能部门的研究任务124项,科研经费1.3亿元,由学校教授和相关学院领衔世博会负责人多达八个,吴志强教授担任世博园区总规划师,郑时龄院士为世博会总策划师之一,唐子来教授为世博会城市最佳实践区总策划师,黄一如教授为世博会城市最佳实践区上海参展案例总展示策划,乐云教授团队为世博会工程建设总体项目管理,学校成为世博交通总牵头单位,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成为世博村总体规划单位、世博标志性建筑物总设计单位。上海大学美术学院承担了世博会博物馆的总设计和“世博中心”装饰艺术品的设计和制作工作。东华大学组成了50多人的职业服装设计项目团队,以扎实的研究成果为世博会度身订制各种职业服装设计方案。
――构建研究平台,提供决策咨询。几年来,上海高校承担了上百项各级各类委托课题,主动为世博会开展全方位咨询决策服务。复旦大学高质量完成了“世博会中国馆的主题策划研究”咨询报告,为最终方案的确定提供了重要参考。同济大学率先成立了世博研究中心,提出了“世博园区产业遗产再利用可持续发展策略”等若干重要咨询建议。该中心还被市政府聘为“上海世博会决策咨询机构”。上海财经大学成立了世博经济研究院,与上海世博局、上海世博集团、上海世博会运营公司等机构形成良好互动关系,直接积极参与到世博会门票定价、世博会市场推广、特许产品经营、捐赠策划等具体实施环节。该校还先后承接了《上海世博会与品牌战略互动》等多项重大委托课题,研究成果已被委托方转化应用。由他们与上海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合作完成的《世博会与上海社会经济发展系列研究》成果获得上海市主要领导高度评价。华东师范大学成立世博研究院,瞄准世博会主题演绎和论坛筹划两大高端,充分联动校内外、市内外、国内外等专家学者,构建了多层次多学科的合作交流平台。由该院林拓教授于2006年10月首次提出的“人•城市•地球”主题演绎框架,受到国内外相关人士充分肯定,被世博会主题演绎和展馆展示所采纳,并完全融入世博会各个方面。上海外国语大学开展了“啄木鸟行动”,对道路交通沿线外语标识进行纠错,提供了多份修改建议报告。上海交通大学都市圈经济发展研究中心从2007年度每年发布“长三角16城市现代服务业指数”,对长三角对接与融入世博会,以及对后世博经济、科技、文化及社会可持续发展产生直接指导作用。
――调整专业课程,培训急需人才。上海高校针对上海世博会所需人才缺口很大的状况,以社会需求为出发点,调整或开设新的专业,努力为世博会打造具有国际眼光、能对国际信息进行迅速反应和处理、具有良好的语言运用能力的人才。上海工程技术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开设了“会展与空间设计”专业,并与韩国东西大学合作开设了“艺术设计(多媒体设计)”专业。东华大学开设了物流管理专业,为中外工商企业、政府部门培养高层次的复合型物流管理人才。上海外国语大学开办了翻译学院,新设的会议口译专业于2003年首批招生。该校还开设多个小语种专业,以解决小语种人才紧缺的现状。华东政法大学成立了电子商务法研究所和知识产权法学院,积极为世博会培养法律实用人才。上海师范大学广告学专业开设了大型活动策划与经营课程,旅游管理专业开设了会展管理课程。上海对外贸易学院旅游管理专业开设了国际会展管理课程。复旦大学和上海大学的新闻学专业加强了学生的英语课程,以满足世博会对传媒人才英语水平的高要求。为满足世博会对志愿者的专业化需求,复旦大学等22所高校成为志愿者培训基地,大力开展全方位、高标准、专业化的培养培训。上海外国语大学直接承担了希伯来语、阿拉伯语、葡萄牙语、希腊语、越南语、波斯语、泰语、荷兰语、瑞典语、印尼语等10多种小语种上千名志愿者培训任务。
――策划世博论坛,弘扬主题文化。世博论坛分为高峰、主题和公众三类,直接演绎世博会主题。上海高校以及一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积极参与世博论坛的策划论证工作,并围绕世博会主题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文化交流活动。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先后连续多年举办了“上海国际金融论坛-世博经济的全球影响”、“世博会与国际大都市的发展”、“都市繁华:1500年来的东亚城市生活史”等国际学术研讨会,与上海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合办“上发中心-复旦论坛:文化发展专题”系列学术报告,产生了广泛影响。上海师范大学受世博中国国家馆委托,牵头编写世博国家馆大型礼品书,全书图文并茂,以“城市发展中的中华智慧”为主线,进一步拓展了国家馆展示内容。华东师范大学世博研究院将在2010年上半年联合人民日报社、新华社、上海世博局等单位共同打造高层次“中国媒体•世博影响”世博论坛。在上海市教委策划下,上海高校教授踊跃参与“我是教授志愿者,我为世博讲一课”迎世博百场精品讲座活动,成为高校校园一道亮丽风景线。上海外国语大学建立了迎接世博会专题网,制作发行了大型城市形象专题片《魅力上海》(8语种DVD),编辑出版“迎世博世界各国社会与文化系列图书”,大力宣传世博会主题文化。
(责任编辑 傅佩佩)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