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

各地教育系统进一步加强政风行风建设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2010-03-01收藏

教育部简报〔2010〕第34期

  为进一步加强教育系统政风行风建设,及时解决好人民群众关注的问题,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各地结合自身实际,采取多种有效措施,认真查找政风行风方面存在的问题,在客观分析原因的基础上,扎实整改,取得了良好效果。

  吉林省从2005年开始连续五年开展学校联合评议活动,采取问卷调查、组织考核、暗访抽查、学校述评等方式,分省、市、县三个级别进行联评,不断规范学校收费行为。各市(州)、县(市、区)抽调工作人员、政风行风监督员组成考核组,按照评议标准进行交叉检查考核。坚持每年开展以“教育光荣我光荣,我为教育争光荣”为主题的“万名教师主人翁意识教育”活动,通过座谈、讨论、演讲、征文等多种形式,不断提高教师的思想道德素质。近五年来,共表彰包括“全国十杰教师”林占春在内的师德方面先进典型1771人,通过典型的树立和宣传,有力促进了全系统师德师风建设和行风建设。舒兰市从2006年开始实施行风监督员制度,聘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社会各界代表30人担任教育行风监督员,深入学校视察工作,开展调查研究,并提出合理化建议50余条。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通过建立收费管理、师德师风建设、规范办学行为、机关建设等长效机制达到标本兼治,推进行风建设上水平。市教育局把治理教育乱收费作为加强教育行风建设的重点,坚持收费一栏公布、一卡收费、一票收据、一状定责、一票否决、一查到底的“六个一”工程和统一实行收费公示制度、统一收费项目和标准、统一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统一按教育收费许可证收费、统一使用财政部门印制的收费票据的“五统一”制度。坚持实行“舆论导航制度”,主动全面宣传教育政策,回答热线问题,解决百姓疑难,积极营造“政府支持、社会关注、全民参与”的行风建设浓厚氛围。面向社会公布举报电话,坚持“四不放过”原则,做到群众反映的问题没搞清楚的不放过、重要问题没查出结果的不放过、违纪案件没有处理的不放过、整改措施没有到位的不放过。采取系统内部检查与邀请监督员和各部门联合检查、确定重点内容的明察与全方位的暗访等“四结合”的检查制度,在市教育信息网设立“行风动态”专栏,刊发各地各单位行风动态。

  上海市以信息发布和公众意见收集反馈、单向发布和双向沟通、重要事项的决策和事先征求意见的“三个结合”方式积极推进教育行政部门与公众的双向互动。在发布需办事项的同时,提供办事指南和网上办理渠道,做到“一门式”服务。实施《失职追究制度》、《机关干部廉洁从政规定》、《会议制度及其议事规则》等一系列规章制度,进一步改善为民服务的态度,提高办事效率。针对群众关心的招生、就业、收费等热点问题,推进阳光透明的信息公开机制,认真实施阳光招生“六公开”,做到招录工作的每个环节都公开、透明。建立信访处理分级负责制、信访办理督查制、信访查处报告制等,及时解答考生及家长的咨询和受理投诉,力求在第一时间准确、高效地化解信访矛盾和解决信访问题。树立典型,总结推广了一批开展规范教育收费工作好的经验和好的做法。宝山区坚持开展争创“教育收费规范单位”活动,提出“一年试点启动,两年稳步推进,三年创建百所,四年巩固深化,五年全面覆盖”的工作目标。奉贤区结合机关优秀科室的评选,建立长效机制,定期或不定期地听取社会政风监督员、测评员的意见,从而使机关干部队伍建设始终置于有效监督之下。

  江苏省教育厅与省纠风办联合成立全省百所中小学民主评议行风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工作方案,明确评议工作的意义、对象、内容和标准,确定开展行风评议活动的时间安排、序时进度和参评中小学。并采取“行风热线”直播室、行风举报电话、意见投诉箱、座谈会等八种方式,真诚纳谏,及时了解基层情况,诚恳接受群众监督。宿迁市2007年制发了《宿迁市教育局行风长效机制建设工作任务责任分解一览表》,将政风行风长效机制建设工作目标逐一分解到各处(室)及直属单位,责任到人。苏州市坚持廉洁教育和师德教育、行风建设相结合的原则,以“廉洁文化进校园”活动为主要抓手和着力点。泰州市制定了“八不准”制度,严格规范师德行为,师德师风水平进一步提高。连云港市加强教育系统宣传队伍建设,建立优秀通讯员和宣传工作评比制度,以激发广大教育新闻宣传人员的工作积极性,确保各项教育改革措施家喻户晓。无锡市每季度召开一次新闻发布会,每年评选一次教育十大亮点,让社会各界了解教育改革发展取得的成就。南京市编印了《南京市教育系统政风行风建设学习资料》,印制并在每个学校张贴宣传画,在社区张贴《告社区公民和家长书》。

  浙江省平阳县从1996年至今,先后启动为期5年的“系列教学规范活动”、7年的“德育规范校特色校创建活动”、3年的“托幼园所清理整顿布局调整”、2004年开始的“中小学规范管理年度检查制度”、2006年开始的“教育创强八项行动计划”,始终围绕“规矩”用心投入,强化师生的规范规矩意识,以及各类学校的规范有序。重视与乡镇、部门的沟通,2005年以来,县教育局每年举行一次与分管乡镇长、部门主要领导的“教育恳谈会”,争取乡镇、部门对教育工作的理解支持。积极开展“教育开放”系列活动,每年上学期期中为“教育开放周”,下学期开学第一天为“教育开放日”。

  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在市民中对学校进行“口碑调查”,其中一部分为“万名家长评学校”活动,对全区所有家长发放调查问卷;另一部分为面向社会征集“教育观察员”,对全区51所公办中小学进行“进校评议”,评议员全部由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家长、社区代表以及重点企业代表和通过媒体公开征集的市民代表来担任,并对评议结果进行排名,对排名在末十位的校长由纪委组织进行诫勉谈话。

  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建立行风评议责任联系制度,参评学校按照“一把手”负总责,班子成员“一岗双责”原则,明确分工,落实责任,配合评议工作规范有序进行,确保民主评议行风工作落到实处。市教育局与各县(市)区教育局、直属各中小学校、幼儿园校长签订了党风廉政建设、政风行风建设和效能建设目标责任书。建立和完善了便民服务和惠民措施,出台了会议效果评价、重点工作质量评价等新的效能考核工作制度,进一步健全首问负责、办事时限等管理制度。对群众来信来访的所有信件进行了暗访、督查和办理,做到件件有答复,事事有结果,办理结率100%,受到市民的认可和好评。

(责任编辑 傅佩佩)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