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简报〔2010〕第89期
南昌大学充分利用江西红土地深厚的革命传统资源和综合性大学的办学优势,拓展课堂、课外两个阵地,努力打造一批思想、作风、信念、士气等方面都过硬的后备军官队伍,探索出了一条行之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新路子。国防生团委被团中央评为“全国五四红旗创建单位”,国防生党员比例达98%,44%的国防生毕业后在部队立功授奖。
——精心设计核心课程,提高新一代红军传人的理论素养。一是狠抓思政课精学,建设理论阵地。学校创新教学思路,把上课当成研讨,多途径激发学习热情和积极性。自2009年以来,国防生人均阅读理论书籍10本以上,撰写学习计划和学习体会320余篇。学校不断丰富教学手段,组织开展“课件”评比活动,将红土地深厚的历史传统和革命精神以文字、声音、图片、视频等方式表达出来,将理论教育变得生动活泼和感人。自2009年以来,共收到国防生提交的稿件100余篇,完成网上答疑200余人次。学校不断强化国防生理论授课教学队伍建设,提高授课质量。2009年以来,国防生通识课成绩整体提升了15%。二是狠抓辅导课研学,建设多元教育格局。学校依托军事实践学,开辟军营课堂。利用国防生舰艇航海实习等时机,邀请登陆舰部队等领导和教员来校开设实践课。每年可完成300余名国防生的军政授课和训练任务。先后邀请或聘任“军中儒将”田永清等20多位部队将军、领导和专家担任兼职教授,让国防生近距离倾听将军和大师对政治理论的诠释、对革命传统的解读。通过举办海军节等方式,编印各类教育计划、提纲和学习资料30余万字,教育武装国防生。三是狠抓实践课活学,培育思想骨干队伍。通过组织开展“迎奥运•铸军魂•颂和谐”等主题教育活动,让国防生在活动中受教育、受锻炼、长见识。通过组织国防生参加各类课外竞赛活动,使他们在练中学,在学中干。2009年以来,30余名国防生在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中获奖,其中3人获国家级大奖。开办国防生直属党校等主题活动,让国防生领悟党的发展脉络和历史地位,模范践行科学发展观。已开办3期党校,培养150余名入党积极分子。
——大力培育优良传统,丰富新一代红军传人的时代内涵。一是培育红色精神,领航革命传统。以“八一”创举引心路。通过组织国防生新生到八一南昌起义纪念馆等进行实地教育,让每一届国防生上好红土地第一课。用井冈山精神砺斗志。通过组织行军拉练等方式,让国防生深刻领会井冈山精神,加强学习和军政训练。用“红都”精神壮军威。组织收听收看红色故都华诞纪念活动宣传报道和红色主题歌舞等节目,将苏区红都精神转化为学习动力。二是培育南沙精神,滋养蓝色信念。每月举办1次“海军•海洋”知识论坛,邀请部队官兵和返校读研国防生军官作报告、谈体会,进一步坚定国防生铸魂砺剑、报国强军的蓝色信念。通过组织国防生到舰艇部队、海军陆战队和西沙部队等当兵锻炼,与老南沙、老水兵同吃、同住、同训练,查找偏差,勇于纠错。通过不断完善国防生荣誉室、昌海国防展厅等方式,打造国防生坚毅果敢、团结奋进的军人作风。2009年8月,江西五所依托培养高校国防生在陆军学院集训期间,学校国防生取得了六个第一的好成绩。三是培育改革精神,创新意识增强。通过组织参观洪都集团和南昌改革开放成就展,使“看成果”与“思缘由”结合,教育国防生做党和国家政策的拥护者。通过组织国防生听专家作时事报告和政策分析,并辅助以班务会讨论,使“听报告”与“辩得失”相结合,教育国防生做创新人才的先行者。通过组织理论授课和树典型,树标兵,评先进等方式,使“学理论”与“评先进”相结合,教育国防生做勤奋学习的模范者。
——着力健全组织机构,增强新一代红军传人的实践能力。一是健全党团组织,完善管理体系。学校围绕打造一个结构合理、功能齐全的教育管理体系,努力加强党团组织建设目前已形成了“四个一”的党团组织管理体系,即:一个战斗力强的党支部班子,一个规模配套的国防生直属党校,一支特别能战斗和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党员队伍以及一支覆盖面广、数量充足、素质较高的入党积极分子队伍。二是健全社团组织,拓展教育空间。学校通过马克思主义研究会、记者团、心理协会等社团组织的辐射作用,鼓励国防生丰富课外生活,提高听、说、读、写、唱等方面素质国防生中涌现出南昌大学“二十佳校园最佳魅力人物”柏播、国防生管乐团等一批校园明星和团体,在校内外形成了良好的宣传示范效应。三是健全群众组织,加强教育监管。学校通过建立国防生委员会和军事爱好者协会等群众性组织,组织国防生开展主题鲜明的辩论赛、演讲比赛、海军节文化活动周等活动,引导国防生在建设宿舍文化中队文化,编写队志队训,出版特刊画册中出谋划策,从而在参与昌海国防的全面建设中聚魂砺志铸形,受教育与长本领相得益彰。
(责任编辑 傅佩佩)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