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简报〔2010〕第91期
2000年4月,原中南工业大学、湖南医科大学、长沙铁道学院合并组建为中南大学。十年来,中南大学紧紧抓住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机遇,秉承传统,弘扬特色,对接重大需求,综合实力明显提升,社会影响日益扩大。今年,学校以合并组建10周年为契机,精心组织开展28项总结纪念活动,重点强化社会担当之责,大力倡导勤俭办学之风,全面谋划内涵发展之实 ,凝心聚力开启高水平大学发展新阶段。
――创新活动形式,感恩回报社会。学校一方面坚持庆典活动简朴务实,另一方面投入专项经费,以大型公益活动的形式,引导师生关注民生,深入实践,服务基层群众。开展“百队千村入万户”医疗卫生服务活动。5月初,以“传承五四报国志,关注民生促和谐”为主题,学校组织2000余名学生组成100支医疗服务队,由三所附属医院的专家教授担任指导教师,携带20余万元药品器具,分赴湖南各地开展义诊、医疗技术指导、健康知识讲座和咨询、农村医保调研等系列服务。活动地辐射革命老区、贫困县和湘籍院士故里,覆盖湖南省上千个村场的近万户农家,受到广大学生和乡村人民的热烈欢迎。组织多种形式的社会公益活动。日前,万名师生在学校举行的“共饮湘江水,保护母亲河”的大型公益活动上签名环保,300名学生志愿者奔赴湘江全流域的8个地市共50个水质监测点,在同一时间对湘江水采样,进行水质分析,撰写调研报告,探寻湘江近年水质变差的根源,对环境治理和保护提供科学依据,提出可行性建议。同时,湘雅医院在新医疗区举行大型专家义诊,有近万名患者就诊。广大青年学生深入长沙街巷社区,广泛开展法律咨询、志愿服务和社会调查活动,以不同方式深入基层、了解社会、服务群众,受到广泛好评。
――校友现身说法,加强思想引导。在总结纪念活动中,学校贯穿育人主旨,以活动为载体加强大学生思想引导。学校组织了“追求卓越”学术论文报告会,评选并隆重表彰首届杰出校友,邀请鞠躬、左铁镛、邓起东、张文海、戴永年等资深院士,梁稳根、杨毅等成功企业家来校,开设校友论坛,举办“我的理想、实践与情操”、“成才与奉献”系列报告会,主讲网上文化课堂,与学生进行面对面交流,增强教育感染力。校友们结合自身经历和体会,回忆学习工作点滴,共话师生美好情谊,畅谈人生理想、社会责任、创新创业、立德成才等话题,并与学生现场交流。如戴永年院士鼓励学子“立于德、成于学、展于新、益于民”;鞠躬院士深情表示“喜看沉舟侧畔千帆过”,希望“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张文海院士鼓励学生心怀理想,肩负重任,立志成才;企业家杨毅捐款1000万元设立“鑫恒奖学金”,鼓励大学生以立德为基础,与国家共进退,成为复合型人才。知名校友的现身说法大大激发了学生的爱校爱国情结,引起强烈的思想共鸣。
――集中师生智慧,促进内涵发展。一是总结办学经验,凝聚发展共识。学校举办的“改革•发展•跨越”院长论坛,召开各层面座谈会,进行多角度、多层面的研讨和梳理,使广大师生深刻体会到,学校得以快速发展主要经验是凝心聚力,勇于担当,以人为本,争创一流。学校组织的成就巡展、专题电视片、摄影展、媒体宣传等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推介了合校10年的巨大成就和办学经验,激发了广大师生的自豪感和使命感。二是突出中心任务,深化管理改革。学校积极适应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和科学研究“大兵团”作战的需求,突破机制障碍,成立了本科生院和科学研究部,由校领导兼任院长和部长,加强宏观调控,整合办学资源,优化校内服务,提出“再造人才培养精英教育体系”,加快提升自主创新和社会服务能力,提升办学质量,冲击国际前沿,切实增强学校的核心竞争力。三是体现国家意志,科学规划发展蓝图。学校由主要校领导牵头,集全校智慧,初步形成学校中长期改革发展的目标定位、整体思路和主要举措,提出未来10年把中南大学建设成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高水平大学,到本世纪中叶,把中南大学打造成具有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学校党委号召全校师生“站稳脚跟、胜任考验,敞开心扉、拥抱生活,伸出肩膀、准备担当”,努力实现学校合并组建第二个10年的跨越发展,为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和创新型国家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责任编辑 傅佩佩)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