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简报〔2010〕第140期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落实教育部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等学校工作会议精神和“四个显著提升”的战略要求,全面提升石河子大学(以下简称“石大”)的办学能力和水平,华东理工大学加大工作力度,积极承担对口支援任务,努力使石大成为新疆、兵团发展的重要科技力量,成为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智力中心和人才中心。
一、以学科建设为重点,显著提升石大师资队伍水平。学校每年选派学科带头人或团队赴石大重点帮助建设化学、化学工程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学科,并接受石大选派的教师学科团队加入学校选派团队,带动相关学科硕士点、博士点建设。另外,石大会选派学科带头人、学科骨干教师来校进修、访学,学校指定导师制定培养方案,并推荐培养对象参加本学科教学、科研等工作。在导师队伍培养方面,两校互聘优秀教师担任研究生导师。学校每年还会针对1-2个学科或新增导师开设导师培训课程。学校积极利用“少数民族骨干教师计划”和“教育部对口支援计划”博士招生名额,每年为石大培养博士师资。此外,学校通过各种渠道,增加石大教师赴国外学习和交流的机会,提高石大师资队伍力量。积极帮助石大相关学科引进和培养“长江学者”、“国家杰出青年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等高层次人才,以及“211工程”重点学科建设急需的学科带头人和领军人物。
二、以促进教育教学为核心,显著提升石大人才培养质量。学校实施“质量工程”教师培训计划,每年定期选派若干名国家级教学名师到石大开设培训课程,重点进行教师教育、教学理念、方法、手段、技能培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根据石大需求,学校开通了远程网络课程、讲座,实现网上资源共享,传输实时课程和网络课程。并对石大开放包括质量工程建设项目、网络教学的课程资源库以及用于教学,展示教学改革、建设状态的网络信息和资源。为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学校开展了研究生访学计划,石大每年选拔研究生来校跟随研究生导师学习,参加支援高校研究生科研活动。学校还向石大传授研究生培养机制、培养模式,特别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先进经验,并加强研究生间的学术交流与互访,联合举办学术会议。此外,两校每年联合招收20名左右化学工程与工艺本科生,采取1(石大)+2(华东理工大学)+1(石大)方式共同培养。
三、以共建研究平台、科研合作为着力点,显著提升石大科研服务能力。结合新疆丰富的石油、天然气、煤炭、盐、等资源优势,两校以及国内其他高校研究所共同筹建国家级能源和资源转化研究基地,将能源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为新疆、兵团的新型工业化发展提供科技、人才支持。双方积极开展科研合作,共同申报科研项目,共同开展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学校在新疆从事的科研项目,吸收石大教师参与研究,联合申报重大重点项目。同时,两校共建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学校利用自身建设科技成果转化平台的经验与优势与石大共建科研成果转化平台,实现石大科技成果转化。
四、以制定学校规划、完善机制、队伍建设为主,显著提升石大管理水平。学校帮助石大做好 “十二五”规划、对口支援发展规划,将对口支援石大工作纳入学校整体发展规划中。不断完善对口支援工作运行机制,建立完善科学的对口支援工作制度,推动对口支援工作重心下移,促进对口支援双方院、系、专业和老师之间的合作。两校定期召开工作例会,及时总结上一阶段工作情况,安排下一阶段工作。并逐步规范对口支援常规工作制度,落实做好教师派出与进修、管理干部培训与挂职、学生插班等工作。加大挂职干部选派力度,学校每年选派1-2名左右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挂职干部到石大工作,促进石大管理水平提升。同时,加强管理队伍培养、培训,学校接受石大每年选派的管理干部来校挂职学习;每年为石大管理干部开设管理干部研修班,培训石大管理干部队伍。
(责任编辑 傅佩佩)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