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

国家教育督导团对河北等五省区学校、幼儿园安全工作进行专项督导检查

2010-09-19收藏

教育部简报〔2010〕第170期

  为贯彻落实中央领导同志重要指示精神和教育部等三部委 召开的进一步采取有力措施确保学校幼儿园安全紧急视频会议的有关要求,进一步加强学校、幼儿园安全工作,按照教育部的部署,近日,国家教育督导团组织5个督导检查组,对河北、安徽、山东、广西、陕西等5省区的学校、幼儿园安全工作进行了督导检查。共现场查看了5省区的11个市、21个县(区、市)的92所中小学和幼儿园。总体看,各地各校高度重视,切实加强领导,紧急动员部署,再次深入排查摸底,消除校园安全隐患,加强校园安全教育,完善校园安全管理制度,健全校园防范措施,治理校园周边环境,校园安全防范工作进一步得到加强。

  一、迅速贯彻中央有关精神,对校园安全工作进行再部署。三部委会议召开后,各省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迅速贯彻落实会议精神,结合本地实际,进一步部署加强学校、幼儿园及周边地区安全稳定工作。各省区主要领导作出批示,提出明确要求。各地党委政府在立即召开专门会议,就维护校园安全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河北省要求各地加强学校、幼儿园安全防范工作,抓紧落实聘用保安和安全技防设施工作,并再次强调做好学校雨季防洪、防泥石流和学生防溺水工作,严防学生和幼儿安全事故的发生。山东省先后印发《关于严格落实校园安全稳定工作措施,坚决防止发生恶性案件的紧急通知》、《关于进一步加强校园及周边治安秩序整治工作的紧急通知》,采取有力措施,加强学校、幼儿园安全工作。陕西省转发了公安部、教育部《关于采取更有力的打击防范措施全力确保学校幼儿园安全的紧急通知》。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下发了《关于对全省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等工作进行全面检查的通知》,要求全省各市区和所有学校、特别是灾区学校在开学前对学校幼儿园安全再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广西壮族自治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学校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幼儿园和校外活动场所安全防范工作的紧急通知》,狠抓责任落实,使校园安全工作得到了进一步加强。安徽省8月初连续发出3份紧急电报,对暑期学校安全保卫工作和新学年开学前的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进行了再部署、再强调。

  二、普遍开展拉网式检查,切实排除学校、幼儿园安全隐患。各地在以往安全排查的基础上,再次组织力量对校园安全及侵害师生人身安全的各类问题隐患进行拉网式排查和集中整治。河北省在全省中小学和幼儿园进行了安全隐患排查,做到不留死角。唐山市各级各类学校严格执行“重点部位周排查,一般部位月排查”的工作制度,学校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得到明显加强。山东省综治、公安、教育等部门先后组织开展了校园及周边安全隐患专项排查整治行动,特别对城乡结合部、农村偏远地区的学校、幼儿园及青少年各类课外活动场所进行了拉网式排查。同时,组织对全省学校、幼儿园校舍、围墙、厕所等设施进行安全隐患排查,排查学校1.5万余所,查出危房面积168.97万平方米。陕西省组织了11个检查组在全省各地对开学前中小学、幼儿园安全和抗洪救灾等工作进行再次督查。广西壮族自治区从5月12日至8月19日,在全区推进“全区学校、幼儿园及周边环境集中整治百日行动”。全区教育系统成立了“百日行动”领导小组和指挥部,负责指导、检查、协调全区校园安保工作。8月6日以后,全区各市、县(市、区)政府、相关部门和学校再次开展了大检查、大排查。安徽省有关厅局又联合发出通知,组成4个督查组,从8月下旬至9月上旬对全省17个市部分县(区)学校安全保卫工作和校园周边治安环境进行全面督查。对检查、排查中发现的重大安全隐患立即发出书面“督办通知书”,限期整改。合肥市通过明查暗访,对3所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的学校责任人给予了严肃处理。

  三、坚持人防、物防、技防相结合,强化学校、幼儿园安全防范措施。各地在进一步加强校园安全防范工作中,加大落实人防、物防和技防措施的力度,健全学校安全防范组织和制度,充实校园保卫力量,配备必要的视频监控设备、110报警系统、防护装备,严防安全事故发生。河北省教育厅、公安厅联合印发了《关于在全省中小学校幼儿园聘用专职保安人员及装备技防设施工作的意见》、《中小学幼儿园安装技防设施标准》和《中小学幼儿园安装技防设施验收办法》,要求中小学校和幼儿园聘用专职保安人员、安装视频监控,并与公安机关联网,加强校园安全防范。石家庄市筹措资金3846万元,为全市学校专职保安配备约3000人。唐山市教育局建立了由180多名业务骨干组成的市级学校安全管理专家库。设立了1138所学校警务室;配备专职保安1249人,已有538所学校安装了视频监控系统。山东省有6600多所小学、8200多所幼儿园配备了27245名专职保安和相应器械,近7000所小学、9600多所幼儿园配备兼职保安。19900多所小学和幼儿园在校门口、围墙周围、教室、宿舍、操场、实验室、大型会议室等重点要害部位,全部安装电子监控视频系统和报警预警系统,其中3200多所已与公安机关监控平台联网,7654所小学、幼儿园设立了警务室或治安岗亭。陕西省共为14411所中小学(占总数的84.6%)配备了保卫干部21001人,为8414所中小学(占总数的49.4%)配备了专职保安14629人。西安市为各级各类中小学、幼儿园配备强光手电、橡胶棒、防刺手套、警用钢叉等安全防范器械7278套;在治安复杂的学校、幼儿园门口,增设报警点46个、治安岗亭和校园警务室66个。广西壮族自治区在全区幼儿园、普通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设立“学校安全协管员”公益岗位,目前自治区新配备专职安全协管员24003名,配备兼职安全协管员16547人。南宁市在校园及周边设立治安岗亭、报警点804个,设置交通标志和交通安全措施612处,设置人行横道信号灯187个,设置临时停车泊位249个。全市2795所中小学校及幼儿园均已部署警力和巡防力量进行防范和巡逻。安徽省中小学幼儿园目前共聘请专职保安1.4万名,有5775所学校幼儿园安装了视频监控系统,3673所学校幼儿园安装了紧急报警装置,配备安全保卫器材5.6万多件。合肥市首批招聘1500余名专职保安,工资列入市财政预算,由市保安公司统一招聘,聘期三年。

  四、坚持加强安全管理和教育并重,全面维护校园安全。各地坚持加强学校安全管理和教育并重,不断加大工作力度,全面加强校园安全工作。河北省制订了《河北省学校安全工作暂行规定》、《河北省学校消防工作暂行规定》、《河北省安全文明校园评定标准》、《河北省教育系统突发公共安全事件应急预案》、《河北省学校安全工作考核办法》、《河北省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实施方案》等制度和办法,加强学校安全管理和教育。石家庄市教育局2009年出台了“三进二十六防”工作实施方案,完善了一套完整的校园安全管理制度。常抓安全教育和应急演练工作,做到“计划、课时、师资、读本、考核”五落实,免费为中小学生订购了43万册《中小学生公共安全教育读本》。山东省教育厅、公安厅、地震局、省政府应急办联合制定了《关于加强全省中小学应急疏散演练工作的意见》,要求开展应急疏散演练工作。肥城市第六高中自编了《校园安全常识100问》,免费发给学生,开展安全教育。陕西省从2009年开始,省财政每年列支1000万元专项经费,免费向全省义务阶段1、4、7年级学生发放《公共安全教育》教材,组织学校利用安全教育周、安全教育日等形式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安全教育、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分级培训干部教师15万余名,将全省中小学幼儿园校(园)长轮训了一遍。广西壮族自治区通过“安全教育月”、“防灾减灾日”、暑期安全专题教育、“平安学生出行”创建等活动,开展扎实有效的安全知识教育,增强师生安全防范意识。南宁市警方和教育部门向幼儿园儿童及家长推介了4款为幼儿园儿童量身定做的“宝贝安全游戏”,让儿童通过游戏来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五、落实责任齐抓共管,加强学校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各地普遍成立了各级校园周边治安综合治理领导小组,组织有关部门充分发挥综治平台在维护学校安全稳定工作中的优势和作用,在地方党委和政府的领导下,协调各方力量加强学校安全综合防控体系建设。同时,都把学校安全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实行“一把手”第一责任人制度,对出现重大安全稳定事件的一律实行一票否决。河北省形成了由党委政府统一领导、综合治理部门组织协调、有关部门齐抓共管、学校积极配合的综合治理工作的格局。石家庄市建立由市政府和市综治委领导牵头,教育、综治、建设、城管、文化、工商、卫生、交通、质检、安监等部门领导组成的市政府学校安全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和市综治委学校及周边综合治理领导小组。唐山市将学校安全工作作为教育科学发展的重要内涵,在全市上下构建了“政府统领,教育牵头,部门共管”的学校安全管理架构。山东省建立校园安全协作联动机制,有关部门齐抓共管,综合治理校园及周边环境。陕西省综治、教育、公安、文化、城建、工商、卫生等部门定期对校园及周边建筑饮食摊点、小卖部、网吧、电子游戏厅、音像书店等场所进行了重点排查治理,共排查校园周边安全隐患760项,已整改720项。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印发《学校、幼儿园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暂行办法》,进一步提高校园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水平。安徽省坚持“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全面层层落实学校及周边安全稳定工作包保责任制。

  督导检查发现,5省区在加强学校和幼儿园安全方面还存在着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有:一是学校、幼儿园的安全工作开展不平衡。城市学校、幼儿园好于农村学校、幼儿园,公办学校、幼儿园好于民办学校、幼儿园,经济发达地区学校、幼儿园好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学校、幼儿园。保安、安全防范设施配备水平不一;部分学校、幼儿园食堂卫生安全管理不规范等。二是学校、幼儿园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力度需要进一步加大。部分校园周边游商走贩、商业推点、无证娱乐场所较多;少数学校、幼儿园门口没有设置交通警示标志牌和标线;“黑校车”接送学生现象在农村乡镇学校仍然存在;部分没有注册的民办幼儿园仍然存在;社会短期培训机构安全管理不到位。三是学校、幼儿园安全管理长效机制建设有待加强。部分地区财政比较困难,为学校、幼儿园聘请保安和安装监控设备经费缺口较大,没有专门的经费保障。部分学校、幼儿园周边交通、营业网点等并非短期内可以改变,周边环境需要长期治理。缺乏长期的定期排查、检查制度,学校、幼儿园安全管理监督机制有待加强。为此,督查组要求各地结合各自实际,进一步采取措施,排除隐患,加强学校、幼儿园安全工作。同时,教育部将结合建立学校、幼儿园安全防范工作长效工作机制,进一步加强学校、幼儿园安全工作。

(责任编辑:陈思怡)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