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简报〔2010〕第184期
9月12日,重庆市市长黄奇帆来到重庆大学,为1000多名师生作了形势政策报告,受到广大师生的热烈欢迎。
黄奇帆在报告中指出,重庆经济社会发展步入了又好又快的轨道,经济增速连续三年保持在15%左右,各项经济指标均衡增长,各项社会事业健康发展,社会民生得到进一步改善。一是建立起适应科学发展观要求、适应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求、适应保障和改善民生要求的制度安排。不光追求GDP的高速增长,还让老百姓真真切切地感受到经济增长带来的好处,民生财政支出占比连续两年超过50%。今年,市委全委会决定用改革的办法推动实施十大民生工程,改善百姓生活,强力启动内需,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二是深化内陆开放,推动内陆开放高地加快崛起。实际利用外资,过去三年增长6倍,增速列全国第一,总量居全国前八、内陆第一;今年有望达到60亿美元,标志着重庆开放度的显著提高。进出口贸易,今后三年将以平均50%的速度增长,到2012年达到300亿美元,到2015年达到1000亿美元,这将成为内陆开放高地的又一重要标志。“引进来”与“走出去”并举,今年国家已批准重庆40亿美元的海外投资项目,走在全国前列。走出了一条从投资拉动转向内需拉动、从基础建设转向民生改善、从内生增长转向全方位开放的发展路子。
黄奇帆用正在推进的四项重要工作,生动地向师生展示了重庆市委、市政府改革创新的力度。首先,从分析当前城乡二元化的户籍制度存在的加大了保护18亿亩耕地的难度、推高了房价、拉大了城乡差距、损害了农民工利益等问题出发,指出了社会对户籍制度改革认识的五个误区和改革的五大好处:一是社会公平的回归,从制度上保障农民工同工同权、平等市民待遇;二是提高农村劳动生产率和农民收入,破解城乡二元结构;三是让城市更年轻,增加城市人口红利;四是促进城乡资源一体化配置,提高全社会资源配置效率;五是扩大内需,持续拉动经济增长。
其次,阐述了重庆市对住房的“235调控体系”,即建立“双轨制”供给体系,实行低端有保障、中端有市场、高端有遏制的“三端调控”,对房地产市场采取“五管齐下措施”。一是市委三届七次全委会决定,三年内建成公租房3000万平方米,每年推进1000万平方米,在一环和二环中间的21个集聚区中各建1个可容纳几万人的公租房楼盘,保障大学毕业生、转户农民工以及人均住房面积低于13平米的城市人群全部纳入保障;二是对老百姓购买第一套普通商品房给予优惠,即按揭贷款返还个人所得税40%地方留成部分;三是对高档商品住房开征房产税,其收益用于保障性住房建设。重庆市既保证了房地产开发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控制在25%左右,房地产建设规模按人均30平方米控制,楼面地价不超过房价的1/3;还将通过稳定的金融政策和对“三无”人员买房征重税,抑制投机“炒房”。
第三,重庆市委、市政府敏锐作出判断,抓住笔记本电脑手机化的契机,提出通过加工贸易模式创新解决物流问题,引进了惠普公司,形成了一个品牌商、三大代工厂、一百个零部件制造厂,即“1+3+100”的笔记本电脑产业集群。重庆把发展加工贸易作为动力,通过创新加工贸易方式,争取坐到“微笑曲线”的高端,实现了零部件制造、研发基地、贸易结算的转移,推动了内陆开放高地建设。重庆市还将利用好内陆首个保税港区的优势,创新社会管理,与世界最强的通信、电脑、电讯厂商共同推进几千万台打印机、数码相机、3G手机和几百万台路由器、服务器、通讯设备等项目,两年后有望取得实质性进展,使一个在亚洲甚至全球都具有影响力的电子产品加工贸易基地悄然崛起。
第四,另辟蹊径,走特色之路建设金融中心。重庆将在推动银行、证券、保险业发展的同时,一是通过建立中国最大的担保公司、组建金融租赁集团等措施推动非银行金融机构发展;二是通过建立农村土地交易所、产权交易所、OTC柜台交易中心、航运交易所、药品交易所、畜产品交易所、期货交易所等发展区域性要素市场;三是在已有1000亿美元的加工贸易离岸金融结算的基础上,通过吸引两三家企业增加结算业务1000多亿美元,形成约3000亿美元的结算额,成为我国内陆的国际结算中心;四是通过国家外汇管理体制创新,率先建立起电子商务结算中心,提早集聚并形成规模效益,推动电子商务贸易结算中心发展。
黄奇帆希望重庆大学能够对于中国金融的重庆现象、内陆保税港区的运作机制等市委、市政府关心的课题,认真研究,形成成果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希望广大青年学生拥有雄心壮志,以过硬的学术底气、坚韧的工作劲头投入到经济社会建设中,把祖国和家乡建设得更加兴旺发达。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