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

北京等 10 省区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文件精神 全力推进中小学体育卫生工作

2010-10-25收藏

教育部简报〔2010〕第197期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简称中央7号文件)的精神,进一步加强中小学体育卫生工作,2010年9月中下旬,国家教育督导团组织国家督学和专家对北京、吉林、江苏、山东、河南、湖北、广西、海南、四川、云南等10省(区、市)学校体育卫生工作进行了专项督导检查。督查组随机抽查了20个市、36个县(市、区)、237所中小学校。

通过听取政府汇报、召开座谈会、查阅资料、个别访谈、问卷调查等方式,督查组对10省(区、市)学校体育卫生工作进行了全面的了解。总体上,三年来,10省(区、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 7 号文件精神,加强领导,建立健全机制,各部门和各中小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认真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把加强青少年体育作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突破口、把开展阳光体育运动作为推动青少年体育工作的重要抓手、学校体育卫生工作呈现出新的面貌,取得了积极进展,探索了一些好的做法和经验。

一、地方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健全机制,加强对学校体育卫生工作的领导。10省(区、市)都召开了贯彻落实中央7号文件的会议并作出了专门部署。北京、江苏、山东、河南、湖北、海南、广西、云南等8省(区、市)党委和政府,结合当地实际制订下发了落实中央7号文件的实施意见;建立了由教育、体育、卫生、财政部门和共青团组织等共同参加的联席会议制度,统筹协调解决中小学体育卫生工作的重要问题。三年来,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不断落实和完善中央7号文件的配套措施,出台了一系列具有可操作性的规范性文件,形成了工作的长效保障机制。北京市各有关部门联合出台了20多本地方性体育卫生工作的政策法规,20多个指导性文件,40多个体育卫生管理工作文件,形成了落实中央7号文件的政策法规体系和制度保障体系。江苏省率先以地方法规的形式出台了《学生体质健康促进条例》。海南省为加强对学校体育卫生工作的管理,要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设体育卫生科(股),目前,已全部设立。

二、不断丰富阳光体育运动内容,全力落实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的规定。各地结合本地情况,开展丰富多彩、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体育活动。所查学校都能基本落实学生每天锻炼1小时的各项规定要求,按照国家课程标准开设体育课,实行大课间体育活动、坚持寄宿制学校出早操制度等。北京、江苏、云南等地学校能够按照要求确保开齐、开足体育课。河南省结合在校学生多的实际,根据不同学段学生心理和生理特点,提出了小学生“曙光”、中学生“晨光”、大学生“华光”三大体育活动为主要载体的“河南省千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海南省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中小学校结合本地体育文化传统,组织开展具有民族特色的竹竿舞等体育活动,丰富了学校体育活动内容和形式。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从数量和质量上努力满足学校体育卫生工作的需要。湖北通过实施“大学生顶岗实习计划”、“支教行动计划”,吉林、广西、云南等地通过向社会公开招聘和特岗教师招聘等方式,努力解决农村小学体育教师不足的问题口。为了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提高体育卫生工作质量,10省(区、市)都加强了对体育卫生专业人员的业务培训工作。吉林省实施了体育、卫生师资三级培训网络制度,即省里培训市一级教研员和业务骨干,市培训县骨干,利用三年的时间,对全省所有体育教师进行了全员培训。江苏省通过组织实施“万名中小学体育教师培训工程”,选派中小学体育教师赴国外学习培训,通过编录并免费发放中小学体育课优秀教学光盘等培训形式,提高体育教师业务能力。广西从2006年起,每年举办8—10期学校卫生防疫和食品卫生安全培训班,接受培训的人员达到近6000人。河南省规定,学校卫生保健人员在职称上实行“一岗双评”,既可参评卫生技术职称,符合教师资格的,也可按教师职称序列参评,调动了学校卫生保健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四、增加投入,提高学校体育卫生工作保障水平。从督查情况看,大部分省(市)能加大投入,加强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建设、配备体育卫生器材,使学校体育卫生条件能基本满足工作需要。河南省三年内共投资约10亿元实施“四大工程”,改善学校体育卫生工作的基本条件。湖北省2007年至今,投入近10亿元在全省各市(州)建成运动场(体育馆)400余个。四川省在“民族地区教育发展十年行动计划”中,每年单列500万元用于中小学体育器材配备,改善民族地区中小学的体育卫生条件。江苏省财政每年安排专项经费,为全省在校中小学生和在园幼儿统一购买学生人身伤害事故校方责任险等。山东省通过实施农村“211工程”,改善学校卫生设施设备条件。

五、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理念,认真做好学校卫生安全管理工作。2008年北京市中小学校全面实现免费健康体检制度,出台了《北京市中小学生健康体检管理办法》,全面规范学生健康体检制度,政府承担全部经费,其中海淀区在做好常规体检项目的基础上,还针对学生生长发育特点增设了体检项目,免费开展了血铅、尿常规以及微量元素等监测项目,每年对全体学生进行4次视力监测。河南省印发了《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网络建设实施方案》,决定从当年起安排100万元专项经费,用三年时间,在全省18个省辖市建立中小学体质健康检测站,确定每两年开展一次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工作,并实行全省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报告制度和向社会发布制度。广西开发了教育系统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电子报告系统并手机连网,规定各市、县(区)可直接及时上报当地学校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广西柳州市每年筹措4000多万元,在柳北三县实施免费早餐和午餐工程。

六、建立和完善评价机制,促进学校体育卫生工作各项制度的落实。一是认真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努力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北京市将《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结果达到优秀作为参加市级“三好学生”评选的条件之一,实行一票否决制度。二是认真实施和完善初中毕业生升学体育考试制度。海南省规定体育考试达不到18分(满分30分)的学生和综合素质评价为B级以下的学生,省市县重点中学不予录取。三是加强对学校体育卫生工作的督导。四川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团从2008年开始连续两年开展了对各地政府贯彻落实中央7号文件的专项督导检查,有力地促进了当地中小学体育卫生工作的健康发展。

督查同时发现,中小学体育卫生工作仍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一是部分地方政府重视不够,齐抓共管的机制尚未形成;二是学校体育教师缺乏,卫生保健人员严重不足,且存在结构性不均衡现象;三是一些省份中小学校体育卫生工作条件达不到国家基本要求;四是部分地区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仍然不能全面落实;五是学校体育卫生管理工作不够规范、学生免费健康体检没有落实,学生视力情况仍不容乐观。

督查工作结束后,督查组均向被督查的省(区、市)政府口头反馈了意见和建议,针对发现的问题,提出了整改要求。相关省(区、市)政府领导均表示,将进一步加强对中小学体育卫生工作的领导,针对存在的问题,按照中央7号文件的要求,认真整改,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采取切实措施扎实推进,不断增强青少年体质、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

国家教育督导团将于近日向10省(区、市)发出书面反馈意见书,要求各省(区、市)在3个月内报送整改方案,并适时向社会发布督导公报。

(责任编辑:李佩)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