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

山东省突出重点切实做好对口支援新疆喀什教育工作

2010-10-26收藏

教育部简报〔2010〕第201期

在对口支援新疆喀什地区教育工作中,山东省把援建资金重点投入到普通高中、双语教育能力和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上来,集中力量解决当地高中教育、中等职业教育的基础设施和双语教师培养培训问题。

山东省对口支援的喀什地区疏勒、英吉沙、岳普湖、麦盖提4个县中有3个是国家级贫困县,教育整体水平较低。山东省先后4次派出工作组深入各受援县调研,科学编制援建规划,把“好钢用在刀刃上”,力争到2015年当地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阶段比例达到88%,2020年达到90%,职普比达到6∶4;到2015年,双语教师达到85%以上;到2020年,各族学生基本熟练掌握和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

喀什地区4个受援县高中阶段教育严重滞后。2009年,4个县高中阶段入学率仅为28.6%。本着“先让孩子有学上,再让孩子上好学”的原则,山东省计划在2011年至2015年,把资金重点投入普通高中和职业高中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实验、实训设备,重点建设一批高中阶段学校。

喀什地区职业教育严重滞后,就业状况极不理想,百姓致富缺乏出路。4个受援县目前各自仅有1所职业高中,没有技工学校。“教育援建工作要从长远考虑,解决孩子就业和百姓致富问题。”山东省教育厅负责人表示,援建工作将把提高当地学生就业能力作为重要方面进行规划,计划在每个县重点打造1所设施先进、实训设备技术含量高、师资力量强、办学理念先进、培养模式科学、服务社会功能显著的现代化综合职业技能培训中心。同时,选拔当地师资到山东省高职院校培训,安排山东省的优秀教师到受援地区支教,大力推进4个受援县职业教育和短期职业技能培训工作。山东省规划,到“十二五”末,援建的4所职业技能培训中心在校生规模达到8500人以上,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6%以上,面向社会开展各类职业教育技能培训年均达到4.5万人次;到2015年,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达到70%以上。

提高当地双语教育能力也是山东省援建的一个重点。喀什地区4个受援县双语教师数量仅占教师总数的16.7%。因此,山东省规划,加大支教和培训师资的力度,建设专门的培训基地,承担起4个县的普通中小学双语师资、职业教育实训师资和医护人员等专业技术人才的培训任务,每年从山东省安排优秀教师到该基地参与培训活动,安排4个县35岁以下非双语教师参加两年制培训。此外,每年安排部分校长和骨干教师到山东省培训;从山东省派出教师和高年级师范生到4个县支教;扩大定向本专科招生规模,为当地培养留得住的双语教师。

(责任编辑:李佩)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