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简报〔2011〕第1期
2010年12月17日,李长春、刘云山、刘延东同志来到中国传媒大学考察,深入调研国际传播后备人才培养工作,并发表重要讲话。中央领导同志到校考察和发表重要讲话,在广大师生中引起了强烈反响,全校上下迅速掀起了学习贯彻讲话精神的热潮。 一、全校师生无比振奋、深受鼓舞,倍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 中央领导同志来校考察的消息传开后,广大师生员工无不感到振奋和鼓舞。当天晚上,众多师生会聚在食堂、教室、宿舍的电视机前,观看央视新闻联播;一些师生还告知家人、同学、朋友,一同分享中央领导同志来校考察的喜悦。 师生们一致认为,中央领导同志亲临学校考察并与师生座谈,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广大教育工作者、媒介工作者的亲切关怀,不仅是对中国传媒大学师生,也是对全国高校师生的巨大鼓舞和激励。同时,全校上下也深刻地认识到了肩负的重大责任和光荣使命,更加增强了投身学校科学发展,为党和国家的传媒文化事业和传媒高等教育发展作贡献的信心和决心。师生们纷纷表示,要更加努力地学习和工作,不辜负党和国家的殷切期望。 国际新闻传播硕士班的学生反响尤为强烈。他们迅速召开主题班会,畅谈认识和体会,争相表达献身祖国新闻传播事业的强烈愿望和坚定决心。2009级国际新闻传播硕士班班长赵乐平激动地说:“没有想到党和国家这么关心我们国际新闻传播硕士班,更没有想到中央领导同志会亲临我们学校、走进课堂并与我们进行面对面交流;能够亲耳聆听中央领导同志的亲切教诲和殷殷嘱托,我们感到无比幸福和激动;能在国际新闻传播硕士班学习,我们感到非常骄傲和自豪,同时也感到责任和压力。我们将遵照中央领导同志的教导,珍惜机遇,牢记使命,以更高的标准、更加倍的努力,圆满完成学习任务,成为优秀的国际新闻传播人才。”学生王珍子表示:“我时刻准备着,听从祖国号召,奔赴新闻现场,坚守国家立场,发出中国声音。” 二、迅速传达学习,认真领会中央领导同志重要讲话精神 学校党委高度重视中央领导同志重要讲话的学习贯彻工作。中央领导同志考察结束后,学校立即组织师生收看央视新闻联播,并连续召开党委常委会、党委全委会、全校处级以上干部会议等,迅速传达、学习领会中央领导同志重要讲话精神;学校还专门印发《关于认真学习贯彻中央领导同志重要讲话精神的通知》,部署在全校范围内开展学习贯彻工作;并在校园网开设了“学习贯彻中央领导同志来校考察讲话精神专题”,推动学习贯彻工作持续深入进行。 连日来,学校师生通过多种形式,认真学习领会中央领导同志重要讲话精神,并结合自身工作和学习实际进行深入研讨,畅谈学习认识和体会。2010年12月28日,学校又举办了领导干部学习贯彻中央领导同志重要讲话精神专题学习班。通过学习领会讲话精神,全校师生进一步认清了形势,开阔了视野,拓宽了思路,明确了方向,进一步增强了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 广大师生一致认为,中央领导同志的重要讲话高屋建瓴、内涵丰富、思想深刻、意义深远。讲话从党和国家发展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深刻分析了当今世界国际传播力竞争的复杂态势和激烈程度,提出了“没有话语权就没有主动权”、“传播力决定影响力”等重要论断;指出了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存在的“四个不相适应”;全面深刻地阐述了为什么要培养国际传播后备人才、培养什么样的国际传播后备人才、怎样培养国际传播后备人才等一系列重大问题;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四个一批”国际传播人才的培养目标,并强调指出“能否尽快培养一批高水平的优秀国际传播后备人才,直接关系到国家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战略的成败”“加强国际传播后备人才培养,是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重要举措”,“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关键在人才”,“人才培养,迫在眉睫”,“举办国际传播硕士班是我国的一项战略性举措,也就是国家工程”等等。中央领导同志的重要讲话精神,具有很强的思想性、指导性和针对性,对于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学校领导班子和广大师生一致表示,中央领导同志的讲话为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指明了方向,我们要遵照中央领导同志的指示和要求,站在服务党和国家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在新的发展起点上,充分认识中央领导同志对学校的亲切关怀和高度重视,科学准确地确立学校的地位,进一步强化办学优势和办学特色,在培养合格的国际传播人才方面发挥积极和重要的作用;我们要把中央领导同志对学校新的更高的要求,内化为我们的办学理念、发展思路,转化为我们做好各项工作的强大动力,细化为我们的办学目标和具体任务,不负重托,不辱使命,全力提高整体办学水平和办学质量,切实履行好学校在国际传播人才培养中的重要职责。 三、周密部署,切实贯彻落实中央领导同志重要讲话精神 学校紧紧抓住中央领导同志来校考察和讲话的历史性机遇,精心安排,周密部署,切实抓好中央领导同志讲话的贯彻落实工作。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将着力做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按照中央领导同志的要求,举全校之力办好国际新闻传播硕士班。要认真总结经验、查找不足,整合学校优质资源,进一步完善培养方案,创新培养机制,安排好教学和实践环节,加强管理和服务,为办好国际新闻传播硕士班创造更好的条件,确保国际传播后备人才的培养质量。二是积极发挥作用,主动服务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一方面为我国国际传播机构和人员提供培训服务与智力支持;另一方面为世界各国特别是非洲国家培养和培训国际传播人员提供服务。三是抓紧筹备召开学术研讨会,深入开展中央领导同志国际传播战略思想的研究。近期,将邀请校内外专家学者认真研究中央领导同志讲话的时代背景、思想内涵和精神实质,围绕培养“四个一批”国际传播人才,增强国际话语权和影响力,提高国际传播能力,维护国家安全和意识形态安全,提升文化软实力和国家形象,促进传媒高等教育发展等问题,形成一批重要的学术理论成果,为党和国家的发展战略服务。四是按照中央领导同志提出的新要求,精心制定学校“十二五”发展规划,进一步调整办学定位、发展思路,明确目标任务和落实举措。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扎实做好学科专业和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国际化办学等各项工作,全面提高学校办学质量和办学水平。 日前,学校印发了《贯彻落实中央领导同志重要讲话精神工作方案》,找准贯彻落实中央领导同志讲话精神的路径和抓手,进一步明确了任务,分解了指标,落实了责任。校党委号召全校师生,把握历史发展的新机遇,发扬“二次创业”精神,切实承担起学校在国际传播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使命,为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和传媒文化事业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