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简报〔2011〕第90期
南京大学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推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的要求,着力构建“创业教育、创业孵化、创业扶持、创业文化”四位一体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体系,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积极促进大学生自主创业,着力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
创业教育形成源头活水。从2009年起,学校实施以“三三制”为特征的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培养方式分为“大类培养、专业培养、多元培养”三个阶段,培养目标上明确“专业学术类、交叉复合类、就业创业类”三种类型。通过“三三制”改革,学校人才培养体系中明确了就业创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及路径,从源头上将创业教育的理念和要求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2011年,包括多位教授在内的各院系教师申报了近40门基础类、行业类两种就业创业课程。
创业扶持融入市场机制。学校重视对创业大学生在资金筹集、市场渠道、品牌拓展等方面的扶持。2011年4月,学校与南大苏富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共同实施了“南京大学创业英才计划”,设立总额500万元的学生创新创业基金,入选的学生创业项目(团队)获得10-50万元的种子资金扶持。除此之外,由学校和南大苏富特公司共同对创业项目(团队)进行全方位的市场扶持,“扶上马,再送一程”,降低创业风险,提高创业成功率,帮助创业学生顺利度过早期成长期。
创业孵化依托地方平台。学校以“985工程”建设强化科技服务地方战略,紧密结合江苏省创新驱动与产业转型升级的现实需求,在省内建立了18个政产学研合作平台,依托学校科技和人才优势,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培育高新技术产业,为企业发展攻关解难。学校政产学研平台均设有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研究生工作站,将大学生创业孵化、学生研发项目中试、应用型人才培养等纳入政产学研平台总体框架。同时,依靠平台的牵线搭桥,与多个平台所在的地方政府签署了共建就业创业基地的合作协议。
创业文化着眼理性宽容。学校注重对学生的培育与引导并重,通过“创业导师进校园”、“产业教授系列报告”、“创业群英汇”、‘创业沙龙”、“创业讲堂”、“创业学堂”、“创业竞赛”、“职业规划竞赛”等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以及课程建设、课堂教学等,着力营造浓郁的创新创业文化氛围。在创业文化的培育过程中,强调创业教育的本质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实践能力和创业技能。在促进大学生自主创业方面,着力培育“激励创业、鼓励成功、勉励失败”的理性氛围。同时,针对创业受挫的学生,结合其意愿与实际情况,实施“二次创业计划”。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