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

东北大学加强本科教育教学努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2011-07-21收藏

教育部简报〔2011〕第115期

  东北大学坚持把人才培养放在学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积极探索教学理念、培养模式和管理机制创新,努力形成有利于高素质人才成长的培养体系,不断提高本科教育教学质量。

  一、坚持院士名家上讲台。学校鼓励院士名家为本科生授课,校党委书记孙家学、校长丁烈云还深入课堂与学生一道听课。为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新性,努力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学校在2011版本科专业培养方案制订工作中,不断丰富教学内容,注重加强学生对学科前沿知识的了解。明确从2011级学生起,各学院开设“学科前沿知识系列讲座”课程,16学时为1学分,每次讲座为2学时,由资深教授组成课题组授课,并设立首席讲课负责人。2008级自动化专业本科生的“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课程就由中国工程院院士柴天佑和苏春翌、王宏几位名家主讲。柴院士主讲“从现代控制系统的发展趋势谈如何学好自动化专业”,结合控制系统的内涵、控制理论的发展历史与趋势,对控制学科的发展走势提出了独特见解。他以深入浅出的方式、浅显易懂的语言讲述了复杂的稳定性理论,学生们在了解和掌握相关学术理论前沿发展的同时,也感受到了学术大师的魅力与风采。

  二、积极开展教学改革探索。学校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是一级学科和国家重点学科,自动化专业是国家级特色专业,如何在一流的科学研究基础上,实现一流的教学、一流的人才培养,是学校在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中努力思考的问题。为此,学校在自动化专业本科生班级中开办示范班,组成教学科研团队,实施了一系列实践教学改革方案。一是以“课程设计(实验)”为先导,以“课程设计(实验)、毕业设计、研究生培养”为基础,实施三阶段培养体系。二是采取导师制,实现课程设计(实验)、毕业设计、研究生培养为一体的一贯制培养方式。三是制定与国际接轨的考核标准,通过大师上讲台,带动所有教师积极从事一线教学,将最新的科研成果带入课堂,开拓学生视野。四是重视教师的培养,成立教学改革团队,积极推动实践教学改革,出版课程改革相关配套教材。五是开设“控制系统设计与实践”系列课程,由多位具有不同科研背景的教师分阶段授课,将各自不同的研究特色带入课堂,展现最精彩的环节。

  三、大力整合优质教育资源。学校提出了“让进入东北大学的每一名学生都能享受到一流的教学资源”的教学理念,不断整合校内外、国内外一流的教育资源,丰富学生课堂,开拓学生视野。一是整合校内优质资源,让大师级学术带头人与本科生、研究生面对面直接交流。二是与科研院所、企业广泛开展合作。如与中国科学院沈阳分院续签合作协议,进行更广泛、更深层次的合作,让中科院沈阳分院的教授、院士们直接参与东北大学的学生培养。三是整合国际优质资源。如中荷生物医学与信息工程学院充分利用荷兰埃因霍温科技大学的优质教育资源,成功引进DCL教学模式,实现本科课程对接,共享图书、课件、自学平台等教学资源,引进10余门高水平课程,并聘请外籍专家授课,提高了学院的整体教学质量。软件学院软件工程专业也在教学中引进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的10门原版教材进行授课。

(责任编辑:宋成龙)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