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

北京交通大学建立保障学生食堂可持续发展长效运行机制

2011-09-30 来源:教育部办公厅收藏

教育部简报〔2011〕第138期

  近年来,北京交通大学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学生食堂工作的有关要求,校内各部门多方联动、多措并举,建立起保障学生食堂可持续发展的长效运行机制,切实保证学生食堂食品卫生安全、饭菜质量和价格稳定,取得了显著成效。

  ——全校上下高度重视,为学生食堂工作提供有力的保障措施。学校做到了三个到位。一是落实到位。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做好学生食堂工作,多次研究部署,要求有关部门结合学校实际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有关文件要求,确保食堂安全稳定运行。由主管后勤的校领导组织召开学生食堂专项工作协调会,就学生食堂问题进行专题研究,部署工作任务,明确责任部门,落实对学生食堂的资金投入和优惠政策。二是资金到位。学校下拨水电费补贴,承担大型餐饮设备的购置和更新,新建面积1.2万㎡的新食堂,着力改善学生就餐条件。三是政策到位。对学生食堂实行零租赁,免收管理费,将在新食堂引入优质的社会餐饮企业,逐步开放校内餐饮服务市场,为学生提供更多选择。切实做到了坚持学生食堂为学生健康成长服务的方向;坚持学生食堂公益性,不从学生食堂谋利和盈利。

  ——各部门密切配合,建立联动沟通机制。2005年,学校即成立了由后勤集团牵头,学生工作相关部门和学生会、研究生会共同组成的学生服务管理工作联席会,形成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良性互动的长效工作机制,在做好学生食堂工作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学生工作处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引导学生理性、文明就餐,加大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经济帮扶力度。校团委在维护学生权利的同时,通过座谈会、主题团日等形式向学生宣传学校食堂工作的措施和政策,组织志愿者参与维持食堂秩序,增进学生对学生食堂工作的了解和理解。研究生工作部成立研究生伙食建设委员会,每月两次组织与学生食堂的交流座谈,及时反馈学生意见。组织部、人事处则将后勤干部和职工队伍建设纳入学校统一规划,为稳定后勤队伍创造条件。

  ——学生食堂深度挖潜,以科学管理和细节管理保质稳价。学生食堂着力提高管理水平,提供优质餐饮。制定食堂饭菜统一标准,严格按谱制售,保证每餐供应的菜品符合市教委规定的高、中、低比例(3:5:2)。同时,对学生食堂的采购、加工、销售、储存等全过程进行规范管理和严格监督。一是严格控制采购成本。推行阳光采购,参加北京高校伙食原材料联合招标采购大会,积极参与农校对接;设置食品原材料市场价格信息员,每周两次对食品原材料价格进行市场调查,并填写《食品原材料信息调研表》,对供应商价格、质量进行监督。二是加强食品加工制售环节管理。出入库检斤验质,做好监督检查记录,杜绝跑、冒、滴、漏;每天对就餐数据进行分析,根据上课学生的分布情况和就餐规律,及时调整加工制售计划,使饭菜数量与就餐人数相匹配;合理利用食品原材料的根、叶等边角料,减少浪费,降低食品原材料成本;清理整顿临时就餐卡,严格控制外来人员就餐。三是强化食品卫生安全管理。严把采购关,从源头保证食品安全;加大安全检查力度,学生食堂管理人员及质检人员每餐到食堂进行监督、检查、考核,每年进行安全及质量检查近2000次;成立食品化验室,配置先进化验设备,每天对各食堂的食品进行抽样化验;在食堂后厨安装门禁系统,严禁无关人员进入。四是提高学生食堂管理的科技水平。采用电脑监控系统和物流管理系统,对就餐人员的数量、种类以及食堂经营的利润、成本、供销商情况等数据进行实时分析。在新食堂建成后,还将引进新的米饭生产线,进一步提高米饭制作的质量和效率。五是畅通和学生的沟通渠道。邀请学生做饮食质量监督员,提供近200个勤工助学岗位,让学生参与食堂采购、加工、售卖的各个环节,通过座谈会、“经理学生面对面”、就餐意见本等方式,全年同1万多名学生进行了沟通。六是加强食堂干部和职工队伍建设,不断提高管理水平。每年组织管理人员到其他高校调研学习20余次,组织职业技术、安全技能、综合素质等各类培训100余次,2万余人次参加。

(责任编辑:宋成龙)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