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

天津工业大学加强创业教育着力培养创业人才

2011-11-01 来源:教育部办公厅收藏

教育部简报〔2011〕第155期

  天津工业大学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精神,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对创业人才培养的要求,构建了全校通识性创业教育多层次模块化课程体系,并将创业教育有机融入专业教育过程中,营造良好的创业教育育人环境。

  一、构建多层次模块化创业课程体系,满足学生创业个性化需求

  天津工业大学2004年在部分学院开设“创业专题实训”课程,2006年成为首批KAB创业教育(中国项目)教育基地,引入“大学生KAB创业基础课”,并纳入教学计划。2008年在借鉴国内外创业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研究成果,并结合学校创业教育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制订并实施“大学生创业教育”培养方案,成功构建全校性多层次模块化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具体包括三个层次:第一层次:创业教育通识课程模块。在全校范围内以任选课形式开设以“大学生KAB创业教育基础”(全国青联与国际劳工组织合作项目课程)和“创业概论”为主干课程,以“职业生涯设计”、“团队管理”、“企业与个人信用管理”等为辅助课程的课程模块。旨在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品质,加深学生对企业家应有素质的理解。第二层次:创业教育技能课程模块。由主干课程“大学生创业专题实训”,辅助课程“市场营销”、“公共关系”、“人力资源管理”等10余门课程组成,旨在满足学生创业技巧和能力提高的个性化要求。第三层次:创业教育实践课程模块。充分开发利用校内外资源,采取多种形式,打造多方位创业教育实践平台,开展创业实践教学。一是开展实验室理财、网络营销等仿真模拟体验;二是开展包括创业俱乐部、社团活动、创业竞赛、创业大讲堂等第二课堂活动,在实践中培养创业兴趣和志向;三是制定一系列激励措施,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如到实践基地挂职锻炼、在大学生创业园创办公司等,为学生未来创业提供历练。

  二、开发“技术创业管理”系列课程,实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融合

  以“十二五”重点教学改革研究立项形式,启动“技术创业管理系列课程设计与实施” 建设项目,并根据学校特色优势专业--纺织类专业学生创新拔尖人才的培养需要,将技术创业类课程嵌入其专业课程体系内,实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融合。一是以必修课与限选课形式在教学计划中嵌入创业教育通识课程模块,与纺织类专业基础课同时开设,采取课内讲授与课外专题讲座相结合的形式,达到开启学生创业意识,了解创业基本知识的目的。二是以任选课形式在教学计划中嵌入创业教育技能课程模块与实践课程模块,开课时间安排在专业主干课之后或同时进行,通过理论授课、结合专业案例教学与学生亲身实践结合方式,提高专业技能创业的实践能力。

  三、营造良好校园创业文化环境,促进创业教育蓬勃开展

  天津工业大学加大宣传与投入,扩大创业教育课程受益面,目前选修创业模块课程总1万余人次,其中选修“创业专题实训”课程4000余人,选修“大学生KAB创业基础课程”2000余人,新开课程“创业概论”,选课人数爆满。此外,为提供更多创业实践活动机会,天津工业大学设立专项经费,积极开展创业教育的第二课堂建设,包括:建立“U”字形创业教育专用实验室,建设校外实践基地,成立创业协会、KAB俱乐部、创新思维实验室,举办校级年度创新创业计划书大赛等多种形式,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创业激情,促进创业教育的蓬勃开展。

(责任编辑:宋成龙)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