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简报〔2011〕第169期
北京外国语大学主动服务于国家战略发展需要,依托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探索国际组织需要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整合学科资源,搭建国际化、跨学科培养平台,吸引国内外一流师资及国际组织资深专家、高级官员参与教育教学,积极探索复合型高端外语人才培养新模式。
——创新人才培养理念。学校先后邀请原中国驻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执行董事张之骧、前联合国副秘书长陈健、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万鄂湘等一批经验丰富的国际组织高级官员和资深专家对复合型高端外语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指导,并组织有关人员赴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院调研,借鉴兄弟院校在人才培养方面的有效举措和成功经验。同时,结合学校多年办学实践,形成 “立足于向国家输送具有国际视野与中国情怀、通晓国际规则、精通两门以上外语、具有跨学科知识储备和跨文化沟通实践能力、在全球化竞争中善于把握机遇和富有创新合作精神的高层次国际化战略人才”的全新人才培养理念。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学校在突出双语特色,强化“英语+法语”的同时,注重专业技能培养,采用由校内外法学、外交学、经济学与管理学科专业教师担任专业导师,由校内外语教师承担语言文化导师,由具有国际组织实务经验的人员担当实践导师的跨学科导师组“1+1+1”培养制。与此同时,积极创新研究生实习模式,开拓海外实习渠道,逐步建立长期、稳定的海外实习基地,满足学生在学习期间赴国际组织及相关机构实习的需求,提高研究生综合素质及实践能力。此外,利用各类联合培养研究生和校际交流项目,多渠道落实研究生出国留学机制,探索中外双硕士学位培养新模式。
——创新招生选拔机制。学校强调招生工作走出去、引进来相结合,专门组成工作组赴全国24个城市的42所高校进行宣讲,介绍推广复合型高端外语人才培养项目,吸引全国重点高校优秀本科生报名。今年7月学校举办了“国际组织需要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项目”夏令营,通过论文写作、外语演讲比赛、业务水平综合测试等多种考核选拔形式,选拔出32名应届优秀本科生,最终以“推荐免试”形式将该批同学录取为2012级硕士研究生,参与该项目学习。
——创新培养方案。学校实行注重外语能力、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有机结合的三位一体式培养方案。学生可以依据自身英语、法语水平修读外语专业必修课,从国际政治、国际经济、国际法三个研究方向中选修专业选修课。培养方案还要求学生用半年至一年时间到海外留学,用半年至一年时间到国际组织及相关机构实习。同时,学校利用国家留学基金委专项项目、校际交流项目,搭建跨国课程建设平台,构筑中外联合培养平台,努力促成学生赴海外高水平大学选修相关课程,实现课程互补、学分互认。目前,学校正着手探索与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哥伦比亚大学,英国卡斯兰特大学、肯特大学,法国巴黎政治学院、巴黎第三大学,比利时布鲁塞尔大学,瑞士日内瓦大学等学校的中外研究生联合培养机制。
——创新教师聘任机制。学校利用多种渠道聘请具有丰富经验的国际组织专家作为实践导师、客座教授,逐步建立起外语类与非外语类一流师资相结合、校内专业教师与国际组织中从事实务工作的专家师资相结合的新模式,构建中国教师与国外学者相结合的多元化、国际化的师资队伍。
——创新管理机制。建立学校领导小组、专家指导委员会、研究生处三级管理机制,分工协作,共同负责项目的管理。由校长负责、分管副校长及相关院系、职能部门负责人参加的领导小组,指导全面工作。由英语学院、国际关系学院、法学院、国际商学院、法语系等相关院系的院长、系主任组成的专家指导委员会,审议项目发展规划、培养方案、参与国内外实习基地建设等。研究生处负责项目日常管理和运行。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