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

重庆市市长黄奇帆为西南大学师生作形势报告

2011-11-23 来源:教育部办公厅收藏

教育部简报〔2011〕第172期

  11月20日,重庆市市长黄奇帆来到西南大学,为1000多名师生员工作学习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形势报告,受到广大师生的热烈欢迎。

  黄奇帆围绕学习贯彻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介绍了重庆市近年来改革、开放和发展取得的成绩。他指出,近几年重庆经济社会进入了“快车道”。自金融危机以来的四年间,重庆市的经济增长保持15%以上,特别是今年1至10月份,GDP增长保持在16.5%以上,是全国增长最快的城市,与GDP指标总量密切相关的工业增长率、外资增长率、进出口贸易增长率税收以及银行资产和银行贷款的增长率等五个专项指标都在全国增长最快的行列。整体分析,重庆的经济发展得益于两个方面。一是西部大开发取得的重大成果,二是党中央对重庆的关爱,给予重庆很多的优惠政策。

  黄奇帆围绕开放、改革、发展三个关键词,就目前正在开展的重点工作和“十二五”期间的目标要求做了全面的介绍。在开放方面,黄奇帆通过纵横对比,特别是与东部沿海地区的对比,就近年来重庆市委、市政府开展的开放高地建设、海外投资和进出口贸易三项工作做了深刻分析。他认为,开放是重庆加速发展的动力源泉。目前,重庆通过设立保税区、开通“渝新欧”国际铁路大通道等重大措施,已经基本形成了开放高地的格局,成为了西部对外开放的桥头堡。

  在改革方面,黄奇帆指出重庆市当前面临的重点改革任务是要建立健全一套成熟的体制机制,不断缩小城乡差距、区域差距和贫富差距,促进共同富裕。通过分析重庆户籍制度改革、房地产市场改革、农民工等问题,重庆市委市政府强调要注重民生,改革束缚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机制,改革不利于缩小差距的生产关系。在谈到保障房问题时,黄奇帆表示,重庆去年建了1300多万平方米,今年又建了1300多万平方米,明年将1300多万平方米。三年共计建房4000多万平方米,可供200万人居住。保障房覆盖对象是农民工、大学生等低收入群体,只要是在重庆有工作的人,无论有没有本地户口,都可以住公租房。

  在发展方面,黄奇帆从三个方面分析了重庆的发展方向。他指出,一是调整产业结构。重庆市近年来重点抓好三个1万亿,即1万亿电子信息产业板块、1万亿传统工业板块和1万亿服务业板块,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二是发展模式创新。通过沿海加工贸易组装结构、转移出向物流和保税物流三大举措带动整个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三是大力发展金融业。从银行证券、非银行贷款机构、金融交易所、营业金融结算和农村金融贷款等五个方面系统把握好金融业发展,建设西部金融业高地。

  黄奇帆最后指出,重庆模式赋予了开放、改革和发展三词新的内涵,重庆实现了长足的发展,成了西部开发开放的高地、枢纽和中心。当前西部大开发已渐入佳境,以重庆为标志的西部大开发经过十年开发已经从过去的基础设施、生态环保型、城乡扶贫帮困、地下资源采掘的传统开发模式转向大城市开发、大产业开发、大功能开发、开放高地建设等四个开发新格局。重庆的开放、改革和发展所取得的成绩证明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政策是成功的。

  西南大学师生听了报告后深受鼓舞和激励,大家纷纷表示,黄奇帆市长的报告加深了自己对生活的这片热土——重庆发展变化的了解。作为一个新时期的建设者,一定要坚定理想信念,刻苦学习,积极实践,认真工作,为奉献社会、服务人民贡献智慧和力量。

(责任编辑:傅佩佩)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