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

各高校多措并举扎实开展学生军训工作

2011-12-01 来源:教育部办公厅收藏

教育部简报〔2011〕第180期

  《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关于加强新形势下国防教育工作的意见》下发后,各高校认真贯彻落实意见精神,切实加强新形势下的学校国防教育工作,多措并举扎实开展学生军训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华中师范大学充分考虑新时期学生特点,凸显学生军训工作的时代性。学校坚持继承优良传统与改进创新相结合,在继承学生军训团结紧张、严肃活泼传统的基础上,充分考虑新时期学生特点,拓展学生军训内涵,突出重大纪念活动节点,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学生军训的新途径、新办法。针对当前学生精神文化生活要求较高的特点,把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作为学生军训工作重要组成部分,如组织学生观看《建国大业》、《建党伟业》等红色电影,组织野外生存训练、军体拳表演,开展红色歌曲合唱大赛、“我讲红色故事,我读红色书籍”活动,利用网络媒体发起“微博谢教官,短信传恩情”活动,建设融思想性、知识性、互动性于一体的国防教育主题网站等,使学生在喜闻乐见的活动中潜移默化地受到健康有益的教育,强化学生的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意识。

  河海大学形成“三位一体”军事课课程体系,使学生军训工作更加系统全面。学校将学生军训作为大学生入校接受体能和军政素质训练的重要一环,认真组织,精心策划,逐步形成了学生军事技能训练、军事理论课教学、国防教育“三位一体”的军事课课程体系。同时,采取军事技能训练与军事理论教学相结合、第一课堂(课内)与第二课堂(课外)相结合、学校教育与学生自我教育相结合的“三个结合”学生军训机制,使学生军训工作体系更加完善。

  重庆大学坚持以军事为主体,以思想政治工作为重点,上好新生入学第一课。学校安排多层次、多类型的教师直接参与学生军训课程的“一线教学”。部队教官指导学生进行行阵列队、齐步走、正步走等科目练习和内务整理,教授、辅导员、心理导师和承训官兵一起给予学生全方位辅导。2011年学生军训期间,中国科学院院士、文理学部主任吴云东与新生同甘苦共训练,训练间歇与学生交流谈心,并鼓励新生 “学会自律、勤于锻炼、注重学习”,借此次军训磨炼意志,成为符合社会需求的新时代大学生。同时,学校号召班主任、辅导员深入学生军训现场和学生公寓,与大学生促膝相谈,做知心朋友,极大地融洽了师生关系。此外,学校还为参训学生配备了心理教官,举行专题心理知识讲座,帮助新生快速适应校园环境,增强心理素质。

  上海交通大学在军训中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激发学生主体意识,实现自我教育。学校通过开展树立典型和评比先进活动,营造浓厚的创先争优军营氛围,激发学生主体意识和创造精神,实现学生自我教育。通过“沙场文武榜”评比,对军训团各营连的作训、政工、内务、管理、安全等方面建立全面评价体系,激励学生珍惜荣誉、勇夺红旗。在承训教官和参训教师中开展“龙虎榜”评比活动,展示优良作风和先进事迹,形成争当先进的氛围。此外,学校针对“90后”青年学生的思维和行为特点,创新沟通方式,推出学生军训吉祥物——卡通小老虎“威威”,以“威威”的身份向学生发送慰问品,发布温馨提示,贴近学生心灵,发挥激励鼓舞作用。同时,依托上海大学生在线“易班”网络平台,注册交大学生军训“威威”账号,鼓励参训师生通过上传文字、照片等,将学生军训中的临时团队在网上固定成团、营、连组织,增强学生集体意识。

  中山大学深化教育改革创新育人模式,增强学生军训的实用性和趣味性,丰富学生的军训生活。除规定内容外,学校结合自有医科专业,增加灾难医学、战场救护、自救互救等实用技能,同时以讲座形式穿插国家安全、心理健康、民防消防等教育内容。学生军训期间还结合军事地形学开展定向越野,举办军歌大赛、征文比赛、军事百科知识竞赛、记忆力挑战赛、十大受欢迎教官评选等一系列趣味性活动,学生社团创办《军训风采》杂志全程跟踪报道学生军训过程,全面记录学生军训生活。

(责任编辑:傅佩佩)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