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

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工作专辑(之二)

安徽省明确定位 推进合作
积极谋划高等教育质量提升新举措

2012-04-06 来源:教育部办公厅收藏

教育部简报〔2012〕第38期

  安徽省认真落实教育规划纲要,紧密结合安徽“科学发展、全面转型、加速崛起、兴皖富民”的重大战略需求,着力从三个方面谋划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对策措施,取得了良好成效。

  确立“应用型”地方高等教育发展定位。一是大力发展应用特色鲜明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二是加大学科专业结构调整力度,大幅度增设安徽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紧缺应用专业,停招停办一批非应用专业;三是充分发挥高等职业教育在职业教育中的龙头带动作用;四是把高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工作效果,作为考核高校和高校领导干部的重要内容。

  推进“合作式”地方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一是高校合作联盟,共建学科专业,共享优质资源。医学联盟联合开展全科医生培养;应用型本科高校联盟联合实施小学期制,联合开展学生跨校跨区域选课、辅修专业和学位;省属重点高校与科研院所、企业联合实施“千人研究生培养计划”,开展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二是推动高校与各级政府合作,共建图书馆、体育馆和文化设施,开放高校资源,开展继续教育,使高校成为开放性教育文化和科技研发中心。三是推动高校与行业、企业合作,共谋农业、旅游、船舶制造等行业人才培养措施,共建人才培养基地,支持企业在高校建立“嵌入式”研发基地或联办学科专业。四是广泛开展产学研用合作,组建20多个合作联盟,协同科技创新,推出量子通信、语音识别、煤矿安全、现代农业等一批高质量科技成果。五是借鉴境外应用型高等教育发展经验,与德国下萨克森州举办应用型高等教育发展论坛,引进国外专家担任高校副校长,联合举办“校中院”和开设应用型专业。

  构建“立体化”地方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一是细化培养方案。组织实施各类卓越应用型人才培养计划,立项研究具有安徽特色的各类应用型人才培养标准、专业标准、课程标准。二是推进教学改革。重点实施覆盖各类高等教育的质量提升与改革工程,推行学分制、主辅修制、小学期制、订单培养,开展高职院校自主招生改革试点。三是加强资源保障。提高高校生均拨款水平,着力化解公办高校债务。实施省“百人计划”、“高校教师素质提升计划”等,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四是强化质量监控。建立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实行常态监测。将社会需求、办学定位、培养目标、资源保障、质量状况及社会评价之间符合度作为高校审核评估的主要内容,将报考率、就业率、成果转化率等纳入评估指标。尝试发布高等教育质量报告,主动接受社会监督。

(责任编辑:王静)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