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简报〔2012〕第121期
近年来,柳州职业技术学院依托柳州工业背景和自身优势,从技术开发与服务、产品加工、人才培训、技能鉴定等方面找准校企双方合作利益的切入点,建立校企合作利益共同体,探索实践多元化合作模式。
共建加工车间。与柳州福臻车体实业公司合作,共建“柳职院—福臻汽车覆盖件模具数控加工车间”,建立“厂中校”。公司向学院开放整个模具制造过程的所有岗位,校企双方共同负责现场学生的岗位训练及承担课程或专题教学任务。公司每年安排5批(每批80人)学生进行为期两个月生产顶岗实习。通过项目合作在增强福臻公司模具精加工能力的同时,学院也能充分共享该公司的生产性实训资源,达到“种下几棵小树,换来一片森林”的效果。
接管企业生产线。与柳州市商泰机械公司合作,以“企业车间,学校管理”的运作形式,接管该公司的上汽通用五菱公司后驱动桥壳零件制造机加工生产线的生产与管理项目。生产线一次能容纳100名学生进行顶岗实习,每三个月进行一次轮换,每月生产后驱动桥壳零件4000多件,月产值达到60多万元。《汽配零件生产工艺编制与设备维护》课程教学由企业技术专家在生产现场进行授课。该项目有效缓解了企业的人力资源不足,减轻了管理压力;学生通过在生产线上的实战,对企业真实的机械加工生产线设计及零件加工工艺与工艺装备的设计有了更深刻认识。
植入技术服务站。在广西柳州钢铁集团机械制造公司设立“设备维修管理工作站”,承接该企业机械公司的设备维修项目,全面负责企业数控机床、焊接等设备的维修与保养工作,替代了企业原来独立设置的维修班组。“学生+教师”团队结合教学要求与企业需求相结合,分批进驻企业,完成该公司的设备维护、维修与改造。该项目每年为企业节约成本30多万元。学院不仅每年能获得项目服务经费50多万元,还为学生提供约8000人时的实践机会,获得大量来自生产一线的教学案例,提高了学生实践能力。
成立技术服务中心。成立新产品研发中心、先进制造技术中心、模具技术中心、数控自动化技术中心,学院师生共同承接或参与企业产品研发、技术开发或设备改造项目,为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节约成本,解决产业升级、产品创新和产品质量提高等技术难题。目前已参与企业技改项目60项,研发新产品10多件,获得专利6项。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