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

华中农业大学切实加强基层教学组织建设

2012-08-24 来源:教育部办公厅收藏

教育部简报〔2012〕第138期

  华中农业大学积极推进基层教学组织建设,着力增强基层教学组织活力,有效保障人才培养质量的全面提高。

  探索多种基层教学组织形式。学院—教研室,承担公共基础课教学任务或对外教学任务。学院—系—教研室,以二级学科或专业为单位建系,下设教研室,坚持基层教学组织的教学功能。课程组(教学团队),由一门或者多门内容相近的系列课程教师组成的团队,以跨学院、跨学科组成的教学团队为主。实验教学中心,由原53个独立、分散的实验室整合为24个实验教学中心,依托学院管理,独立运行。

  完善基层教学组织基本制度。落实教授上讲台,教学任务安排实行教授第一主讲制。重视青年培养,实行新教师助教制和青年教师导师制。注重课堂教学规范,实行新开课预讲制和审批制、集体备课制、考教分离制、试卷三审制、集体阅卷制等。加强过程管理,坚持每学期开展为期一个月的期中教学检查,坚持领导听课制和同行相互听课制等。

  建设基层教学组织教师梯队。严把进人关,要求各学院引进师资时加强对教学能力的考核,并充分听取教研室意见。注重传帮带,教研室为每位青年教师配备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学指导教师,对各个教学环节进行具体指导;每2年开展一次名师示范课活动,由教学名师、教学质量一等奖获得者为青年教师示范授课。严把新教师开课关,新教师在开课前,其教案和讲义需经以教研室为主体的专家组审查,并进行预讲,预讲通过方能上课。坚持一人多课、一课多人,每门课程至少由2名以上教师主讲,每名教师主讲2门以上课程。

  健全基层教学组织激励机制。在职称评审中对新引进的教师实行一定的工作量减免,在年终分配时计算导师工作量和助教工作量。每四年组织一次大规模教学研究立项,每两年开展一轮重点课程建设立项等,给基层教学组织定期开展教学研讨提供载体。坚持开展青年教师讲课竞赛,教研室全体成员从教案撰写、讲稿准备、教学组织方式设计、现场教学等全方位培育本团队参赛青年教师。在评选教学质量奖的基础上开展优秀教研室评选,每年表彰5个,促进教研室的规范建设、工作创新,提高教学质量。

(责任编辑:王静)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